- 李金华;张兆鹏;
2020年11月,东盟10个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促成了全球最大自贸区的形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已成立21个自贸区,共67个自贸区片区。RCEP成员国,特别是东盟10国一直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对中国对外贸易有重要影响。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产品进出品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共同推进和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开展了能源领域的合作。未来,中国自贸区和对外贸易应该在RCEP框架下加快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自贸区产业集聚;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扩大自贸区对外贸易规模和溢出效应;深度挖掘服务业和投资扩大开放带来的商机,增强自贸区国际合作和竞争实力;加强对RCEP的解读,放大正面效应,有效规避各类风险。
2023年05期 No.297 54-6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屠新泉;金兴雪;秦若冰;
2023年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这标志着CBAM正式完成立法进程。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研究CBAM对贸易的影响,有益于丰富CBAM理论,并为碳排放领域实践提供借鉴。从国家维度看,CBAM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生了显著分配效应,绿色技术相对落后且贸易敞口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受欧盟CBAM影响更大。从部门维度看,碳排放强度高、贸易敞口大的采矿、金属等生产部门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影响。鉴于此,应从国际、国内层面双措并举:对外积极开展对欧双边磋商,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沟通协调,深化国际低碳发展合作;对内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攻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强企业培训和政策解读,以最大程度减少CBAM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2023年05期 No.297 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1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梅波;王婕佳;
2005年世界贸易组织香港部长级会议正式提出“促贸援助”,之后促贸援助成为经合组织(OECD)“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id, ODA)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发挥促贸援助的积极作用,缓解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是各援助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全球促贸援助的发展历程及规模、来源渠道、地理分布的现状特点,可通过OECD官方发展援助数据库的数据情况得以呈现。以2008—2020年53个非洲受援国面板数据为依据,考察促贸援助对非洲受援国贸易的影响,可以发现:促贸援助能显著促进受援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且对非洲各国贸易水平的影响显示出较强的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营商环境也是影响非洲地区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正向调节贸易援助对受援国贸易的促进效果。
2023年05期 No.297 7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茂兴;叶琪;
当今世界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在不确定的世界境遇下,G20合作存在着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激烈的国家博弈等问题,使得G20合作面临被政治化、边缘化、平庸化、失衡化的挑战。推动G20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确定性的责任和担当,则要把G20合作重点聚焦在挖掘经济增长动力、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完善制度规则提高治理效能等领域,为G20合作注入更强的信心和力量,切实发挥G20担负促进全球发展重任的积极作用。
2023年05期 No.297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