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若平;袁超乘;
"中央苏区"是中共党史领域的重要历史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概念的地域指涉包括赣南和闽西两地,但实际上,"中央苏区"由提出到成型,其核心地域指涉因历史语境的变化而曾有过多次调整。本文从"中央苏区"概念研究出发,回归历史语境,考察其地域指涉的变化过程,以期还原"中央苏区"概念的真实历史面貌。
2017年01期 No.257 58-6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张侃;李小平;
连城县新泉革命纪念馆藏有一份1929—1930年的"芷溪苏维埃政府公文底稿",里面内容有布告、报告、信函、判词等,是反映中央苏区的早期乡村苏维埃执政实践的最原始资料。本文对这份珍贵的史料进行整理,分析了乡苏执委换届、清除旧权力、保全民生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实态,认为当时的乡村苏维埃政权依据民众意愿,开展了具有一定成效的政权实践,使各地苏维埃政府犹如一张周密的大网,将政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
2017年01期 No.257 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曾志刚;钟小明;
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区政府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充分调动广大工农群众学习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别开生面的文化氛围,丰富工农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区政府统筹规划,扎扎实实地搞好顶层设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明确创造工农文化的目标,使得这种目标与苏区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本文从启发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工农群众的政治水平以及彻底解放妇女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充分展现了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工农文化的伟大实践。
2017年01期 No.257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永;
古田会议强化了政治委员权力,但士兵委员会不仅未被触动,还在《废止肉刑问题》决议中获得了新的监督权。1930年国民党爆发派系战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大规模整编红军,抓住有利时机发动进攻。共产国际根据苏联建设红军经验,指示中共在红军废除士兵委员会,授予政治委员最后决定权。共产国际指示体现在当年9月的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并逐步传达到各地红军,建军初期发挥积极作用的士兵委员会到1931年下半年走向消亡。在毛泽东主导下,中央苏区红军的制度探索比较主动,在权力结构从分散到集中的演变中,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大方向基本一致。
2017年01期 No.257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荣;庄思薇;
大众传媒作为影响政治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未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本研究运用中国综合调查数据(CGSS2010),研究媒介使用对中国城乡居民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居民的媒介使用行为会对政府信任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用新兴媒体显著地降低了居民对政府的信任,而使用传统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加对政府的信任。城乡居民的不同类型媒介使用行为对不同层级政府信任的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
2017年01期 No.257 94-111+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4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1 ] |[阅读次数:0 ] - 侯志阳;
绿色社区企业家精神指环保NGO在绿色社区建设中面临财政危机时,整合内外部资源,克服难关,维系组织正常运转、提供环保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加拿大绿色社区企业家精神的理论来源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经济、社会企业家精神、环境企业家精神和组织适应力。组织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战略伙伴关系、组织多元化战略、危机意识与管理能力等是推进加拿大绿色社区企业家精神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国环保NGO解决资金困难时应积极借鉴参考加拿大绿色社区企业家精神,包括:推进环保社会企业相关概念中国化、本土化的理论研究;积极推介国际环保社会企业,促进中国环保NGO向环保社会企业转型;积极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网络,拓展环保NGO的社会资本;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环保NGO的人力资本;实施组织多元化战略,提升环保NGO的适应力与抗逆力。
2017年01期 No.257 11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唐菁菁;赵挺生;
契约是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实现的基础。心理契约是缔结劳动个体与组织的纽带,而心理契约的实践意义却往往被忽视。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模式的转变,劳动个体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由单纯依靠经济性契约管理逐渐转移到柔性的人文关怀激励上来。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激励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动个体与组织的绩效关系,重建心理契约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管理方式,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基础,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为线索,分析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驱动、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特点,并分别对选聘和培训、薪酬和绩效以及职业生涯建言建策,冀望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有所裨益。
2017年01期 No.257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李俊;李伟;
借鉴知识三角的Logistic模型,从人才资源培育的视角构建协同创新动态演变模型,对我国高校人才资源培育的协同创新机制进行动态评价,并实证考察协同创新模式对人才资源培养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人才资源培育的协同创新动态演变规律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科学研究、教学资源配置及知识编码能力对人才资源培育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投入对人才培育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全面认识高校人才资源培育的协同创新动态演变进程,促进人才培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理论依据。
2017年01期 No.257 12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长军;
时至今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市场化改革依旧存在着种种误读与误解,由此派生出一系列模糊的、片面的、不科学的认识,掣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语境,深入考察市场流通的伦理意蕴,就成为超越原有认识的藩篱、合理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达成进一步改革开放共识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性因素。这对于当代中国清晰界定市场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017年01期 No.257 135-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冬娜;
环境伦理学试图将传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推及至"人学空场"的荒野自然。因此,环境伦理学就时常面临着丧失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支撑而引发人们对其存在合理性的质疑。伦理学需要具备社会性,环境伦理学的兴起也正是伦理学为了回应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所做出的理论探索,环境伦理学仍然无法超越传统伦理学的界限。因此,环境伦理学理应立足的本体论基础是以"人"或"人类"为出发点,其为了建构人和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而对于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也就没有必要。环境伦理学应当同时具备科学性与社会性。马克思基于社会历史的视域既承认"人化自然"的"客观性",又强调了"人化自然"的"实践性",为化解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困境奠定了基础。
2017年01期 No.257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南帆;
文学并非来自某种孤立的本质,而是各个话语系统相互博弈的历史性产物;进入不同的时代文化,文学话语的比较与衡量对象亦各不相同。在此意义上,文学必须向社会历史打开。文学的虚构不是想当然的幻梦,而是必须经受历史逻辑的检验,文学经典之中,欲望与历史逻辑之间出现了最大限度的张力。文学没有必要恐惧历史。历史不仅可以解构许多传统观念,建构各种新型的认识,同时,历史还存有巩固和保持现有事物、关系、机制的巨大能量。对于文学说来,文学传统充当了提供文学养料的脐带,也是文学独创的源头。
2017年01期 No.257 1-1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7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潘知常;
世界已经成年,也已经进入无神时代。在消解了"非如此不可"的"沉重"之后,人类却又开始面对着"非如此不可"的"轻松"。值此之际,哲学、审美与信仰的关系,已经从"弱相关"转为了"强相关"。尤其是审美。只要在审美观念上从消极的审美转换为积极的审美,则不难发现,不论是从审美的一般本性还是从审美的特殊本性来看,置身无神时代,审美,都必将是我们到信仰之路的第一步,也必将是我们到信仰之路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2017年01期 No.257 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仲义;
现代诗的接受一直是令人困扰、揪心的文化现象,有时甚至被拒之门外。目前国内研究现代诗接受的难题,多偏向解读与鉴赏层面,尚留许多地方未做全面展开。本文作为现代诗接受研究课题的"大纲",首先涉及国内接受研究领域——在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影响下的"转化性"评估——资源、实绩、局限,弱项,据此背景进入题义中心——围绕新诗、现代诗接受的特异性,开放性,有界性这三个支点,确立接受研究的框架;带着问题意识,针对现代诗接受的风险、瓶颈、难点、策略,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
2017年01期 No.257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景源;
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多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进行。当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即"从后思索"进行历史的逻辑的研究时,三者的关系不是这样的。从思想形成上看,它们是先从共产主义理论制定开始的,之后是经济学的研究,稍后才有唯物史观点的制定。这不单是三者排序的问题,而是以何者为"核心"而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成为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三者是怎样统一起来的。首先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制定,然后是经济学的研究。经济学的研究非常重要,它与哲学(这里指辩证法)结合起来,一起构建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原生态"。这时,它们就以"一以二,二以一"相互依赖的关系呈现出来。
2017年01期 No.257 33-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雄伟;
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从对现代性的哲学批判极其艰难地推进到对现代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种思想上的艰辛努力为马克思在现代性课题上获得了一个独特的位置。遗憾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由于完全囿于启蒙哲学的视域,最终把马克思在现代性课题上的独特理论贡献彻底遮蔽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回归启蒙现代性的批判路向,也影响甚至耽误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资本现代性的深度推进。重启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特别是彰显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上的政治经济学维度,无疑有利于更深层地激活马克思哲学的中国意义。
2017年01期 No.257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杨志臣;蓝强;
在以后现代主义史学为背景的历史虚无主义视野中和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视野中,"历史事实"呈现出的形象大为不同。究其缘由,固然与历史写作者在诸如写作的整体水平、具体操作等方面存在不同直接相关,然而,从根本层面观之,则在于不同写作者持有的历史观之差异。前者把"虚构"这一单维观念历史尺度作为解读"历史事实"的逻辑预设,或者通过过度张扬历史学家的主体因素解释历史,或者通过解构宏大历史叙事的语言叙事方式解释历史,虽然形式表现不一,却都是对"历史事实"的遮蔽。而后者则立足于"现实"这一多维历史尺度,把"现实的人"作为解读"历史事实"的逻辑预设和历史前提,在分析"现实的人"的现实活动中解释历史,从而澄清了"历史事实"。这一认识,有助于澄清历史事实问题,有助于批判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有助于发挥新唯物主义的内在之光关注外在社会现实的作用。
2017年01期 No.257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许经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校正因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而引起的资源配置低效率。而之所以会存在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是因为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是建立在抑制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而强制性的资本原始积累任务还没有终结。要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体制性障碍,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但是,改革的力度又不能超越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程度。我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2017年01期 No.257 151-158+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史晋川;刘青;
本文基于新卡莱斯基学派的思想观点,概要性地梳理了劳资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主要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理论文献的回顾,以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为分类标准,重点评述了新卡莱斯基学派分配与增长理论的基础模型及其扩展;实证文献的回顾,则按照计量方法、样本数据和实证结论等角度进行归类,并依据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针对其主要贡献和改进方向展开相应述评。同时,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劳资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研究的文献,并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2017年01期 No.257 15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程宇;陈明森;
技术创新与金融结构具有显著互动关系。不同金融工具(银行中介和金融市场)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程度、信息获取成本与创新激励,以适应技术创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国家或地区间金融结构差异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技术结构差异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特别是以银行金融为主的后发国家通过技术赶超,逐步由模仿创新为主转向原始创新为主,对具有风险偏好的资本市场金融需求不断增多,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结构出现趋同化趋势,并逐步向最优金融结构收敛。本文借鉴国际金融结构趋同演化规律,重点探讨我国金融体系结构性改革战略思路,并着重就推进银行业务结构、资本市场结构、投资基金结构的调整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2017年01期 No.257 17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泓;陈少晖;
我国国有资本投资体制长期存在诸如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诸多严重问题,国有资本投资效率低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有资本投资效率的提升不仅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以效率提高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供给侧改革视角,采用FHP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国有资本投资效率,提出了破除制度障碍、优化投资结构、加强投资监管、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征收范围和比例、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合理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2017年01期 No.257 18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周小亮;李婷;
本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经济增长动力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技术与制度协同演化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长期演化的均衡条件。在均衡条件的基础上,对影响ESS稳定的参数进行分析控制,提出建立金融闭环体系、树立绿色经济指标、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等政策建议。
2017年01期 No.257 189-19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1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陈梅英;刘伟平;廖小玉;洪燕真;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农户的收入。本文基于福建省500个林区固定观察农户林改基年、2009—2013年的实地调查资料,探讨我国南方林区农户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期,他们的林业收入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期,南方林区农户的林业收入总体上显著增加。但对于林业收入的具体组成部分,则影响作用不同。其中用材林收入、竹林收入、经济林收入、林下经济收入和林业转移性收入受到林改的显著影响,林改后期农户这些收入明显增加;而涉林打工收入、涉林财产性收入并没有变化。同时发现,对于同一结构的收入,农户的收入差距程度普遍较大;林改促进的林地细碎化可能抑制规模化经营,影响林地产出水平。
2017年01期 No.257 198-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张海鸥;
以旅游市场最大群体自助游客为研究主体,以智慧旅游平台为客体,以自助游客了解旅游产品、制定旅游计划、实施旅游计划和分享旅游体验的行为过程为线索,建构智慧旅游平台对于自助游客行为影响的研究模型,并对自助游客体验感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智慧旅游平台显著正向影响自助游客旅游行为全过程,并提高自助旅游满意度;分享旅游体验对自助游客认知旅游产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助游客的个体特征差异对智慧旅游满意度具有不同影响。从我国智慧旅游的产业实践看,"科技惠游"还未显规模效应,智慧旅游平台建构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017年01期 No.257 207-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黄启才;
作为制度创新的高地,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以来,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大胆探索试验任务,积极推进创新,努力扩大开放,尤其是在社会事业试点创新方面成效斐然。根据福建自贸试验区在社会事业方面的试点创新内容,本文从医疗、旅游、教育、文化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自贸试验区相关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影响作用。
2017年01期 No.257 214-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小琴;
清初,社会文化思想呈现复杂多元化的局面。遗民文人透过诗文、戏曲流露他们的遗民情结,陈轼的《续牡丹亭》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改写与增添,抒写他对实学致用价值理念的追求,对朱熹理学精神进行深刻的反思,反映一代遗民文人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剧本也体现晚明的政治生态,表达作者的政治主张。《续牡丹亭》对深入研究清初遗民文人的心态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7年01期 No.257 224-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晶;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政治实践、传播活动和修辞行为都指向了视觉图像。政治传播领域出现了视觉修辞转向,研究政治视觉修辞很有必要。政治视觉修辞包括政治传播中一切视觉形式,主要研究政治传播中视觉修辞的性质、功能和评估,政治视觉符号的修辞建构方式、运作机理,受众的接受方式,其作用和功能。政治视觉修辞也要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发现政治视觉修辞背后的政治经济权力关系,从行政研究转向批判研究,从实证主义转向人文主义。可以采用"演绎"与"归纳"两种方法,结合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论,量化和质化并行,延伸和创新政治视觉修辞理论。
2017年01期 No.257 230-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莹莹;
合体表意是会意字最显著的特征,但用于会合的"体"并非"字",也非"意符"本身,而是意符所表征的人类头脑中的概念,即会意字的意义不是直接来源于意符,而是来源于意符背后所表征的概念。意符具有视觉概念表征的认知功能,其表征方式有两种:一是形符的"以形表征",即见形知物;二是义符的"以义表征"即见形知义;二者功能一致,只是表现方式不同。意符在不同环境所表征的概念在性质和特点上是不一样的,分别为意符概念、意符义和意符语义。
2017年01期 No.257 238-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