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巡礼

  • 集美大学地方财政绩效研究中心

    <正>集美大学地方财政绩效研究中心由集美大学与福建省财政厅联合创建。该中心是省内首家也是唯——家以地方财政绩效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研究中心依托福建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财政学)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以县级财政绩效研究为基础,以地方财政的理论前沿和重大实践需求为研究对象,立足福建、服务全国,围绕地方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幵展创新性研究,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2015年04期 No.24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建工程学院地方文献整理研究中心

    <正>福建工程学院地方文献整理研究中心创建于2013年10月,为校级重点建设研究基地。2014年7月获批为首批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旭教授担任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海内外知名学者龚鹏程教授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吴仁华教授和郭丹教授为该中心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2015年04期 No.248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公共管理与社会建设

  • 中国养老服务政策的演进路径和发展方向——基于1949-2014年国家层面政策文本的研究

    韩艳;

    养老服务政策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养老服务资源的功能。建国以来我国养老服务政策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政策科学的角度来看,养老服务政策呈现出政策客体逐渐扩大,养老服务项目逐渐增多,更加凸显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的作用,更多运用市场型、动员型政策工具,更加关注政策效果,注重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等特点。然而,养老服务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政策理念上重城市轻农村、重设施建设轻服务供给,政策内容上没有有效解决养老服务管理部门的碎片化,政策效力低,与其他政策缺乏有效衔接,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不足等。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公平的政策理念,明确养老服务的主管部门,积极推动《老年人福利法》的出台,并注意养老服务政策与其他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2015年04期 No.248 42-48+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6 ] |[阅读次数:0 ]
  • 信访制度改革方案探析:法律行为视角

    夏金莱;

    思考信访制度改革方案,有必要先从信访行为的角度厘清信访的概念。规范信访处理行为是信访制度法治化的核心内容。实践中,信访处理行为最大的弊病在于与其他国家权力行为重叠、交叉,导致难于规范。信访制度改革要按照民主参与、权力监督和权利救济三种功能区分信访类型,整合、优化不同国家机关受理的信访类型和信访事项范围,让信访处理行为和其他国家权力行为各归其位,分别规范运行。

    2015年04期 No.248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城镇化政府公共投资的制度变迁及其转型路径

    林炳华;

    当前,城镇化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大战略问题。长期以来,政府自上而下的扩张(政策、行为等)已经成为极大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城镇化政府公共投资制度变迁的国际经验表明,政府频繁的"越位"和"缺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半城市化"。本文通过国内外城镇化政府公共投资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城镇化政府公共投资的动力机制,面向我国城镇化发展目标,提出了城镇化政府公共投资的转型路径及其相关政策建议。

    2015年04期 No.248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综合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基于厦门的个案分析

    朱仁显;黄雀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管理难题日益凸显,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议题,而法治化规范化无疑是根本之图。从厦门城市综合管理的个案来看,目前我国城市综合管理普遍存在着法律法规体系缺陷、管理体制不畅、执法失范、司法制衡功能薄弱等问题。因此,要从完善立法、理顺体制、规范执法、强化司法审查功能等方面入手,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规范化。

    2015年04期 No.248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新政治史视角下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周峰;张明之;

    将日本侵华战争史置于东西冲突的近代国际关系图景中可以看出,日本侵华是西方秩序向全球扩张冲击下东方体系内部的系统性变革。日本侵华战争理念的生成逻辑主要源于其清末以来对东亚传统秩序的异化认同、对西方国际关系模式的质疑、条约体系框架内日本国内的现实危机以及日本国内特殊的政治环境。日本侵华战争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主义结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出于各自利益纵容和偏袒的结果。中国国内的政治团结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乡村的觉醒使中国在抗战中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2015年04期 No.248 4-1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刘明;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国共产党在确保适度执政成本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权威配给性的资源和极强的政治动员能力将实现对这一执政使命的完成甚至超越。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地发动和借力社会民众,以执政系统由科层化向扁平化结构的渐进式转型为表征,有序摆脱传统管控模式窠臼,促使全民共治格局成为一种常态。而承载于其中的根本缘由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与现代治理模式高度的理论藉合和现实关联。本文试从这一逻辑原点出发,对两起变量之间的正相关线性关系作多维解析。

    2015年04期 No.248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变迁与社会思潮整合

    蒋昭阳;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公共职能、人文内涵和启蒙角色都发生了重大变迁。知识分子的变迁与社会思潮的整合存在着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二者都深刻植根于现代中国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从学理上厘清知识分子的职能、内涵、角色的变迁,有助于增强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2015年04期 No.248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欧洲哲学的“空间转向”与布尔迪厄的“场域”存在论

    翁冰莹;

    20世纪欧洲学术界在以胡塞尔现象学、马克思主义为首的各个思想变革的影响下,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范式发生了重要的"空间转向"。在这一背景下,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以"场域"这一极具空间性的概念为基点开始了起步。布尔迪厄所关注的场域并不是实体性的具象空间,其研究是走出了实体论和本质主义的束缚,由空间认识论转向空间生产论、空间权力论,且尤为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关系性的研究。

    2015年04期 No.248 30-3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从政治生活学到政治形上学——政治哲学的起点与生活世界

    唐学亮;

    "人乃天生的政治动物",古典政治哲学在这个零起点上与政治生活同步,其呈现的是一种政治生活学范式。现代政治哲学撕破城邦政治的面纱,在自然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政治的重建,其呈现的是一种政治形上学范式;现代政治哲学颠倒心灵秩序,试图进行欲望-权利和权威-权力的双重启蒙,结果"利维坦"岌岌可危。在现代性政治条件下,政治哲学的合法性面临根本性难题,更遑论"第一哲学"身位。

    2015年04期 No.248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空间范围、战略特征与发展愿景

    黄茂兴;贾学凯;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东西方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海上通道,曾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赋予"海上丝绸之路"在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时代内涵,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本文探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内涵,根据丝路沿线国家的地缘特征和各国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我们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域空间划分为东盟航线、南亚航线、波斯湾和红海航线三大部分,并指出了各条航线上的合作内容和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总结了我国政府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特征,并从深化金融和物流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2015年04期 No.248 71-79+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基点和路径研究

    简爱;樊明方;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并对其准确运筹帷幄下所作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俄罗斯是中国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俄共建是大势所趋。本文以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和现实基础为基点,论述了当前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策。

    2015年04期 No.248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知识创新的空间分布、空间溢出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许培源;魏丹;

    运用Herfindahl指数和Moran指数分别考察知识创新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度和空间相关性,发现知识创新和经济活动都存在地域空间集聚现象,创新的集聚度高于经济活动集聚度,两者的空间分布高度一致。对此,新经济地理学的知识溢出双增长模型的解释是,区际经济开放度、工业品消费份额、工业品替代弹性、劳动力规模以及资本贴现率和折旧率等内生因素决定知识创新的空间分布和溢出,进而决定资本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理论预期基本相符,但知识的省际空间溢出并不显著,知识创新的空间集聚已经使我国形成东部为中心、中西部为外围的核心-边缘结构,是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促进省际知识与技术流动,在中西部局部地区形成创新集聚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2015年04期 No.248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美国QE退出视角下中国逆经济周期政策研究

    陈怡;

    美国QE退出导致中国流动性减少、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并冲击其实体经济,给下行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压力。中国经济决策者应把美国QE退出带来的压力化为动力,充分利用经济调整期的转型契机,寻求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供给政策,化解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制度性因素,真正激发市场活力,以使经济运行平稳化。

    2015年04期 No.248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结构塌陷及其治理方略

    陈心颖;陈明森;

    现代空间经济学认为,在产业转移中区域空间结构演进,呈现由封闭模式到中心-外围模式再到区域专业化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区域经济结构将从低端均衡到非均衡再逐步趋向高端均衡发展。但在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未必完全如此,也可能出现空间结构演变分岔,从中心—外围模式落入外围-外围模式。本文应用空间动力学原理,结合我国区域发展的典型案例比较分析,探讨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由于中心区产业逃逸而造成空间结构塌陷的内在机制,并从深耕内生性产业集群、建构国内价值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产业转移交易成本等方面,提出治理空间结构塌陷的若干方略。

    2015年04期 No.248 103-11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文化产业动态演化机理与新治理体系构建

    解学芳;臧志彭;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演化历程类似于生态学上的"间断均衡",稳定"长波"与突变"短波"的耦合构成了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动态演化曲线:一是业态演化,包括网络文化产业的非居间化、再居间化与技术主导的动态演变机理;二是集聚演化,包括建筑于地域空间系统上的主体集聚、由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聚合的制度集聚以及创新与创造性融合共生的创意集聚;三是生态演化,包含自组织机制、自我复制机制、变异机制的生态位演化、生态链演化与自衍生机理的融合。鉴于此,在国家文化治理大大背景下,要加快构建基于三维动态演化机理的网络文化产业新治理体系,提高治理的回应力、制度创新的前瞻性与优化网络文化大生态体系,实现网络文化生产力、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的稳健跃迁。

    2015年04期 No.248 115-123+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慈善捐赠影响的实证研究

    钟惠波;吴碧媛;

    虽然企业慈善捐赠决策是由企业家做出的,而企业家行为又嵌入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但少有文献探讨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慈善捐赠的关系。本文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分为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社会声誉三个维度,采用我国上市公司中最具代表性的上证180指数及上证380指数的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家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捐赠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系统分析企业家特征与企业慈善捐赠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促进企业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015年04期 No.248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创新型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以福建省部分创新型企业为评价对象

    张晓明;陈雅兰;施海柳;

    自2006年国家与地方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以来,创新型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了引领与示范作用,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创新型企业所发挥的作用程度不同。企业的创新效率反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为了使创新型企业利用尽可能少的创新投入获得尽量多的创新产出,文章利用CRDEA方法对企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比较创新型企业创新效率的差异,以好中选优,更好地为其它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树立典型,同时也为后续批次的创新型企业评估与命名工作提供依据。

    2015年04期 No.248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型房地产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侯镇基;

    2014年房地产调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整个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从量变进入了质变。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同样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提出了基于客户导向的综合房地产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并对此模式的过程研究和设计进行研究。综合型房地产企业只有从客户角度出发,才能在这个时期继续发展和壮大。当企业为顾客提供更具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和偏好,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最后,对房地产企业如何构建以客户为导向的运营模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015年04期 No.248 137-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9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论黄道周的文学史观

    陈良武;

    黄道周早年读史、修史的经历,使其具有对史官身份的高度认同和由此而生发出的史官意识的自觉,并明确提出了"诗能兼史"的观点。由此出发,黄道周注重运用《易》理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了一治一乱的循环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投射到文学领域,形成了黄道周"文章之治,一盛一衰"的循环的文学史观。黄道周的这种文学史观在晚明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虽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由于其注意到文学发展与时代盛衰的关系,并将其结合起来加以讨论,这种思路即使对于今天的文学史研究来说也具有启发意义。

    2015年04期 No.248 14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雅克·朗西埃的文学介入观

    郑海婷;

    在考察了过往的文学政治理论之后,朗西埃为"政治"作出了全新阐释,继而提出了他作为感性分配的文学介入观,认为在艺术的美学体制内,通过实现感性的再分配,文学得以介入,做文学就是做政治。

    2015年04期 No.248 15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日本中世说话文学中的孔子形象——以《十训抄》《宇治拾遗物语》为例

    吴素兰;刘嘉韵;

    日本中世说话文学的代表作品多有孔子故事,其原型出自中国书籍,但呈现了与中国不同的孔子形象:在充满儒教色彩的《十训抄》中,孔子既是权威者,也是被反驳者;在具有浓厚庶民气息的《宇治拾遗物语》中,极具权威的孔圣人形象则被凡俗化了。日本对于中国儒、道思想的吸收与改造由此可见一斑。而孔子权威的相对化,既与庄子思想颇有渊源,也是中世日本动荡不安现实的反映。

    2015年04期 No.248 159-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稳定结构”与中国书法美学现代转型的境遇

    王毅霖;

    传统书法艺术具有一个超级稳定的审美结构,它贯串整个审美的学习、生产和消费过程,甚至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时代变迁对系统产生的审美冲击。上个世纪以来,书法美学现代性探索的进程呈现无比艰难的情境,无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在当代的境遇均表现得如此的差强人意,书法美学现代性进程遭遇的挫折正是受到传统书法美学"超稳定结构"抵御的原因。

    2015年04期 No.248 166-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台湾广告元素探析两岸文化同源性的解读机制

    王进安;彭姝;

    中国大陆和台湾广告在表现方式和受众解读心理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却有共同的文化源流,主要表现为作为广告信息载体的符号媒介相似,并且受众解读符号的方式和思想倾向基本一致。本文通过对台湾广告作品元素的解析,从文化信码、文化记忆、集体记忆等几个方面的解读机制出发,探讨两岸广告文化的同源性,并指出这种同源性,有利于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生和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2015年04期 No.248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乐与道和——论福建南音的艺术精神

    吴鸿雅;

    音乐之美在于"和"之律动。南音,作为晋、闽文化融会共通的古老乐种,其记谱法、润腔法、奏唱方式、乐器构制等留存了汉唐以来音乐的诸多特点,其为研究中国音乐提供了许多鲜活而又弥足珍贵的史料。其从统一中寻变化,从变化间求统一,于对立统一中现和谐,时时处处体现了古乐和谐之道。

    2015年04期 No.248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体验阅读异化:理论与现实的冲突

    郑竹群;

    在体验阅读课堂中,阅读需求异化、目的异化以及手段异化使得体验的真实性得不到必要的保证,出现体验异化的现象,进而导致人与阅读的分离和对立,并最终偏离和疏远了阅读活动的终极目的。阅读需要体验,阅读也可以体验,但阅读体验不同于自然科学动手做实验的体验。如果只是为了体验而体验,那么体验的异化就不可避免。恪守本真体验、持续体验与理解体验,以化解体验阅读理论与现实的冲突。

    2015年04期 No.248 183-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语用顺应: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语言融合与创新

    徐品晶;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交流工具顺应了时代变迁的需要,在语境、语言结构、语言选择上表现出强有力的语用顺应度。世界英语的融合与创新从本质上讲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之一,它反映了文化的发展潮流,体现了语言顺应社会的灵动性,凸显了与时俱进的语用效果。

    2015年04期 No.248 190-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语言情感与文化认同——基于“词语自由联想”实验的研究

    陈燕玲;

    语言的认同也是文化的认同,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趋同现象,中国与菲律宾乃至整个东南亚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菲律宾华裔对故国及故乡的语言情感如何值得进一步探究。运用心理学的词语自由联想方式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在华裔青少年的心目中,"闽南话"的亲切度最高,"汉语"个人喜好度最高,但易懂度最低;"英语"的全球影响度最高;"菲律宾语"的易懂度最高,其次是英语。实验表明,汉语在东南亚的推广应充分借助华裔青少年的故土情感优势,要特别重视东南亚华裔的文化特征,寻求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与突破,增强华裔的语言情感认同,促进祖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和谐发展。

    2015年04期 No.248 196-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泉腔闽南戏曲韵部系统与用韵特征分析

    朱媞媞;

    泉腔闽南戏曲因保留了大量宋元剧目,被誉为"戏曲历史博物馆"。泉腔闽南戏曲韵部系统共18韵部,做为韵脚字出现的韵母64个,唱词中出现的韵母80个,分属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等六种韵类。其戏曲用韵最显著的两个特征是"跨韵类相押现象普遍存在"和"-m、-n、-三种阳声韵之间可以通押"。这些特征,一方面缘于闽南戏曲行腔叫字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与闽南话的语音特征有关。

    2015年04期 No.248 205-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欧文·拉铁摩尔的边疆“蓄水池”理论述评

    赵志辉;卢沛兴;

    "蓄水池"是拉铁摩尔构建其边疆学说的核心概念。"蓄水池"一词是拉铁摩尔对中国北部边疆沿长城一线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混合交界区域的比喻性称呼。拉铁摩尔认为,"蓄水池"是狩猎、游牧、农业三种经济方式交流的场所,控制"蓄水池"是游牧社会和农耕社会争夺中原统治权的关键所在,因而成为游牧王朝和中原王朝兴衰的"晴雨表"。"蓄水池"区域的过渡性特征使之成为两种社会进入彼此腹地的甬道,对边疆地带的民族交往、融合,乃至中国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拉铁摩尔"蓄水池"理论揭示了边疆这一特定区域的的历史价值,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典型特性,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中国边疆社会的新视角。但他的"蓄水池"理论把中国王朝的变迁单纯归结于对"蓄水池"地区的控制上,过于强调了边疆和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因而有其局限性。

    2015年04期 No.248 212-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同安许濙史实疑误考证

    谢绍鹢;

    同安许濙其人正史无载,事迹为民间传颂,许濙墓是厦门市人民政府2007年公布的涉台文物古迹。许濙史实疑误,西汉无左翊将军此官,无许州此地;许濙汉武时南征闽越,永镇斯土,理据不足;称许濙为许广汉、许舜、许延寿伯父,史证不足。《同安县志》对于许濙的记载是存疑备考性质,谱牒中许濙现有的称述文字尚待更多史实特别是出土实物资料佐证。

    2015年04期 No.248 22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唐文忠;

    高等职业教育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力图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论研究分析认为,高等职业教育通过提供直接生产力、间接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其边际报酬率偏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必要采取若干对策措施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增强其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2015年04期 No.248 226-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近代西方传教士与福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嬗变

    陈忠辉;

    近代不少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幼稚园,引进了学前教育体制。福建作为近代最早开放的地区,率先开始学前教育的社会化转型,展开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建立了全国最早的两所独立幼稚师范学校。其董事会办学机制和专业化教师培养模式为民国时期福建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格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例,在我国学前教师教育发韧期起到了奠基与推动作用。

    2015年04期 No.248 232-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三个体系

    陈巧玲;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是涵盖高校、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体。其建设应着重处理牵头高校和各协同主体等"四对关系",构建全面反映各方利益诉求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优化整合校内外人力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研究优势以及相关体制机制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坚持立体全面、差别化、管评分离和公开透明的评价原则,构建多元化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达到实现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和国家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

    2015年04期 No.248 239-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