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美术与设计学院是泉州师范学院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二级学院。目前,学院拥有三系一部(美术系、设计系、动画系、公共造型基础部)及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六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800人,是我省规模与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美术学院。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为39.5%,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63.2%,并有英国、德国、韩国等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学院注重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教师坚持科研、教学与实践相结
2014年02期 No.240 2+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景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我国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是,这里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搞清楚:一、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二、这个中国化是怎么化的。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包含着两个方面:前一个方面,这个主义指的是理论,即唯物史观;后者,这个化,指的是一个过程,即理论联系实际。作为过程,它指的是对唯物史观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的正确和错误的状况。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他们称之为"龙种",一切不科学的历史观,他们称之为"跳蚤";在实际运用中,凡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的,他们称之为"龙种",凡是不科学的理解和运用的,他们称之为"跳蚤"。
2014年02期 No.240 4-1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雷荣;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关于实践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将它在哲学层面上加以讨论;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进一步将实践概念置入到社会经济与社会历史范畴中加以研究。至此,实践更加强调社会变革之维度,历史概念在实践论中得以凸显。实践概念从哲学层面到生产层面的转变,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从旧的唯物主义哲学转向新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然而,研究哲学,马克思旨在废弃旧的理念,构建新的体系。于是,历史维度逐渐在马克思的实践论中呈现出来,一种新的社会学分析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得以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唯物主义并非实践哲学之本体,实践也并非马克思哲学之全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提出与运用,使哲学研究彻底超越了外在的、抽象的人本主义的理论批判,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学研究的卓越贡献。
2014年02期 No.240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瑜;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是有极强关联性的异质性发展观。虽然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通约之处在于两者均以唯物辨证论为指针,但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在肯定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方法论的同时,却部分否定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究其原委,时空隔距正是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差异的本源所在。从理论进路上看,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线性地囿于资本主义而不能自拔,从而导致其陷于发展"乌托邦"的境地。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孜孜以求于更理想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开辟了摆脱人类发展困境的正途。可以认为,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参照,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借鉴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积极思想,挖掘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宝库,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向。
2014年02期 No.240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付强;于良春;
本文从中国电力产业规制体制和经济增长机制出发,分析了电力产业规制失效的表现与后果,并探讨了输配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路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由监督成本异质性导致的不完全规制使得垄断者———电网总是有激励提高小工商业用户的电价水平,为了弥补由此带来的产出损失,规制者将监督成本较低的大工业用户电价降到均衡水平以下。这种规制机制虽然降低了小工商业的产出和利润,但是却增加了大工业的产出和垄断供给者的利润,正是依靠该机制,垄断的电力产业才能在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获得高收入,并使中国经济陷入过度重工业化的增长模式当中。为了解决规制失效引发的问题,本文认为电力产业输配管理体制应该选择"输配一体、售电竞争"的改革路径。
2014年02期 No.240 57-65+24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华;田赞;田晖;
葛兰素史克行贿案件暴露出在华跨国商业贿赂产生的根源:超额利润和灰色利益、我国不完善的经济制度和司法体系、国内垄断特权和地方政府的纵容态度。在治理跨国商业贿赂方面,一方面应加强跨国企业内部道德伦理建设,通过自律机制使其原则上"不愿为";另一方面,应完善行政手段、法律体系和规范市场机制,使其在过程中"不能为"。此外,还应加大对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让其在心理上"不敢为"。
2014年02期 No.240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9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明;王洪生;
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通过梳理政府管理创新与云创新的研究,揭示了云创新模式具有开放性和民主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主要特征,并指出政府创新与云创新在广泛大众参与、整合资源方面有高度的契合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云创新模式在政府创新方面的具体运作方式,并进一步解读云创新模式在美国、加拿大和瑞典政府的实际应用,据此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2014年02期 No.240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国忠;郑振龙;
基于不同市态下我国股市、债市及汇市指数收益数据分析了三者间的动态相关及波动溢出效应,并对相应溢出风险作了量化测度,结论表明:不同市态下,三个金融市场间的动态关联性及波动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异化现象。股市与债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较弱,汇市的波动更多受债市信息的影响。相关金融市场间存在风险传染,其波动溢出效应不但增加了单市场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组合风险;不考虑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将低估市场风险。
2014年02期 No.240 79-88+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黄玉妹;
新中国成立至今,会展业经历了政治功能强势主导阶段、政治功能弱化发展阶段以及政治功能引导多元化三个阶段,相应地经济体制也经历了计划经济特征明显、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到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阶段。从会展业政治功能弱化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带来的启示:共产党执政的政府服务经济意识不断演化,思路从直接参与竞争性行业到为经济服务,从幕前转移到幕后;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化,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2014年02期 No.240 8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冬梅;马静;
我国从1984年开征资源税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它在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现行税制的缺陷以及企业管理的疏漏,制约了资源税的税收调节功能及资源配置功能。所以文章在具体分析资源税改革对税收收入以及资源型企业的经济效应后,针对性的提出资源税改革的建议,以期为资源税改革及完善提供参考。
2014年02期 No.240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周思达;杨胜刚;
本文在构建艺术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专家评分数据,通过信息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首次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艺术品进行综合等级评价,并将评价等级的结果转化为艺术品的价格,得到一种新的艺术品定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齐白石画作进行价格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艺术品定价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艺术品定价方式,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2014年02期 No.240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四能;
我国实施EVA价值管理体系以来,企业资本、投资行为与经济增加值等成为公司财务的重要研究领域,在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研究的共同基础上,企业社会资本和投资行为对经济增加值的影响是公司财务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行为对经济增加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年的企业社会资本和投资均对本年经济增加值产生负向效应,本年企业社会资本对本年经济增加值产生正向效应;上年的投资动态变化和企业社会资本动态变化也均对本年的经济增加值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结论丰富和深化了企业社会资本、企业投资与经济增加值的关系研究。
2014年02期 No.240 11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高水练;余文权;林伟明;杨江帆;
福建是全国第一产茶大省,涉茶主体众多,但行业利润率并不高,茶叶产业运行绩效较低。本文基于福建省主要茶叶产销地区1036个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识别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政策环境因素、技术因素、沟通因素对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产生的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02、0.002、0.22;质量因素、管理因素、关系因素对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产生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08、0.36、0.18。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统一政策安排、破解茶叶产业科技人才瓶颈、提高茶叶实际消费效率、维系畅通的茶叶产业链环关系、提升茶叶经营主体管理水平等途径提高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
2014年02期 No.240 12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郑瀚;杨建州;
信息化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路径。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活动最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的村域,正发生着从经济、社会、文化到人全方位深刻的变化,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对于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以综合信息服务站为纽带,整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综合性、交互性、及时准确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打破村域相对封闭、自我积累式的发展轨迹,加快农民成为现代社会主体,加速村域文化重构,推动村域经济和社会转型,推进村域融入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2014年02期 No.240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邹茵;
当前,伴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中介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有序竞争的保险中介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保险中介市场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其风险状况不容乐观。研究发现,诱发保险中介市场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监管乏力、公司治理缺位、盈利模式单一、制度及机制缺陷等,因此对保险中介市场的风险防范与化解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探寻保险中介市场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是提高监管效率;二是变革保险中介发展方式;三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四是培育保险中介的生态环境。
2014年02期 No.240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刘俊;徐志强;
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工资形成机制,工资的分配体系和分配结构也没有随用工模式的市场化而与之相匹配。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在于:通过制度和机制确立工资价格的基本形成机制,来推动工资价格合理反映劳动力的市场价值,从而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促进劳动关系的市场转型。应当以工资集体协商为核心,构建契合市场机制的工资制度框架,优化工资分配理念,执行发展型的工资政策,并跟进配套机制的体系建设。
2014年02期 No.240 143-15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晋海;周龙;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关于环境侵权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自出台之后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一定争议,因此,对域外法的相关立法经验进行学习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德国环境法在立法水平、体系建设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1990年的《环境责任法》中设立了特殊的因果关系推定制度,并辅以责任保险制度、受害人咨询请求权制度等相关制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环境责任体系。其中关于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适用范围、举证责任分配等规定较我国立法而言更加完善合理,值得借鉴。
2014年02期 No.240 15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0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夏春利;
国际软法的兴起满足了国际社会对国际法律规范的增量需求。建构主义方法开辟了国际软法研究的新视野,国家、国际组织、跨政府网络和NGO等多元主体采用沟通、劝说、引导、谴责等方式,通过互动网络促成了国际软法的创设、效力扩张和纳入国内实践的社会化过程。建构主义维度下,包括国际软法在内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等国际文化结构不仅外在地制约国家行为,而且内在地建构国家身份和国家利益。然而,软法在决策程序、实施机制和争端解决等方面毕竟不同于硬法,将国际软法等同于国际硬法并列入国际法渊源,有可能加剧国际规范体系的碎片化,破坏现有国际法的稳定并造成国际司法实践的不确定性。为此,以国际硬法为中心、以国际软法为外围,并适时考量国家理性这一法哲学维度,在国家工具理性和普遍规范理性的张力之间,重塑国际软法的价值观取向,对于科学研究、评价国际软法似乎是一可行的科学态度与研究方法。
2014年02期 No.240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黄鸣奋;
五缘文化在网络时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虽然在形成过程、子类划分等方面和五缘文化具备可比性,但在文化上却是作为基于现代法制社会的反差序格局的代表,因此对基于亲属关系扩展的五缘文化构成了挑战。尽管如此,五缘文化已经在网络上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网络文化也渗透到了五缘文化之中。二者的融合目标是法理和人情的统一,华族文化与友族文化的交汇,数码土著和数码移民的和谐。
2014年02期 No.240 169-17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季晓峰;
梅洛-庞蒂现象学以融合了主动性与被动性的"身体"这一核心线索挑战了西方哲学的知识论传统。身体作为思想与世界的中介,在一种暧昧的"实际蕴含"而非明晰的"逻辑蕴涵"中为主体与世界的关系作出了新解释:思想与世界不再有传统知识论中的"内""外"之分,而在普遍可逆的辩证中建立着更为根本的关联。这一"身体辩证法"同马克思一样,纠正了黑格尔"精神辩证法"头脚倒置的缺陷,瓦解了意识哲学。
2014年02期 No.240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怡;阎嘉;
葛兰西的文化权力理论关注社会底层群体的从属状况,是一种旨在消解资产阶级政治以赢得底层群体文化认同和政治归顺的政治策略。在葛兰西文化权力理论中,"属下"是一个核心范畴。葛兰西以"属下"为核心范畴的文化权力理论揭示了文化意识形态中所暗藏的权力因素,其"属下"思想不仅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开启了知识分子对社会底层阶级和边缘群体的文化状况的探究,也从文化政治角度揭示中心对边缘、强势对弱势的文化霸权策略。以"属下"概念为研究主线的身份认同、后殖民批评、文化霸权等后现代话语的核心问题构成了葛兰西文化权力理论基本框架。其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倾向的文化权力理论研究范式对当代学术研究的贡献与意义在此突显。
2014年02期 No.240 18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8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伟;
作为一个在文学上决绝的反本质主义者,伊格尔顿在政治、伦理、道德等方面却又不遗余力地为本质主义摇旗呐喊,这与罗蒂形成鲜明的对比。乍看之下这令人其妙莫名,实际上,这种吊诡的态度与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息息相关。目前,国内学术界的讨论对本质主义的政治之维鲜有涉猎———毋庸说将此问题予以深入阐发;而此一维度从根本上隐约决定了很多学者对反本质主义的误解、敌视与攻讦。
2014年02期 No.240 187-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丹;
林纾的楚辞读本见于《左孟庄骚精华录》,仅选屈原《九章》九首诗。其选《九章》,除了自小就喜诵读之外,还与其对屈原的感情共鸣有关。就林纾的《九章》评点文字来看,林纾的楚辞批评,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关,反映其易代之际的文化心理,同时也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垒块"的产物。在具体的批评方面,林纾的评点,对屈赋中的"沓"的特点、意象的特征、章法结构的剖析,都表现出独特的批评眼光。作为一部教材选本,它对后人仍有启发意义。
2014年02期 No.240 197-203+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小荣;
《离魂记》、《柳毅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在两宋及其后的禅林中也广为流播,并以各自的关键情节"倩女离魂"、"柳毅传书"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禅宗话头或公案,进而又产生了不少颂古之作。就两个话头公案的生成而言,前者与士大夫的参禅密切相关,后者则代表了下层信徒的悟道路径。至于颂古之作,大多属绕路说禅,即主要用遮诠法。
2014年02期 No.240 204-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10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可文;
光禄坊是著名的福州三坊七巷中的一坊。由清代康熙中叶开始,此地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光禄派"。本文考察光禄派主要诗人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确定黄任是该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将光禄派诗人的活动分为五个时期;归纳出光禄派的总体风格是清丽韶秀、富有情韵;并指出该派对闽中家族文学、闺阁文学、地域文学的推动作用。
2014年02期 No.240 2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淑华;
多年来学界一致认为,晚明表现主义书风的形成源于当时的包括政治、经济及16世纪中叶以来的心学与童心说等文艺思潮,晚明时期人们"尚奇"、"追新慕异"的审美风尚及二王传统帖学以外的碑学思想却常被研究者所忽视。本文以晚明时期的社会审美风尚为切入点,通过对晚明时期石碑的考古发掘、碑学观念之生成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晚明表现主义书风成因乃二维物化结构:当时的尚"奇"风尚、王阳明心学及李贽童心说的文艺思想以及儒家忠义刚正精神等构成其精神元素;"二王帖学"系统及晚明碑学为其物质元素。研究进一步认为,尚"奇"风尚决定了晚明书家的审美取向,碑学思想的滥觞成其审美的最高法度。可以说,晚明表现主义书风源于碑学思想,它是最早向碑学习,帖中含碑的范例。由于清王朝的建立,这股书风尚未臻于极致就被肢解,然而,它对后世文艺笔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4年02期 No.240 217-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春晓;
方言词语用字问题确实值得关注,值得我们用点力气来认真研究,妥善解决。方言用字的研究应该是方言研究与方言应用的一个结合点。闽南方域文字呈现出趋简性、流俗性、依附性、通用性和约定俗成性等特点,这与闽南文化的传播密切相关。闽南方域文字研究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何深入系统地研究已经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我们有必要从文字学、方言学、训诂学、文献学和文化学等多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
2014年02期 No.240 22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曦;
明嘉靖本《荔镜记》是迄今为止泉州地区甚至是福建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南戏戏曲文本,是研究戏曲发展史与闽南方言的宝贵资料。对明嘉靖本《荔镜记》中词头和词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明嘉靖年间对《荔镜记》潮泉二部重刊过程中,必定是经过了慎重的选择,选定了某个本子作为蓝本,参照别的戏本进行重新勘定;当时潮泉两地的方言在个别字词,如"仔"的读音和使用上是一致的,而在一些字词如"阿"和"哑"的使用上则存在不同,对比现代方言不难看出其中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比较词头和词尾的用法,可见近代闽南语词汇变化的轨迹。
2014年02期 No.240 229-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艳辉;张显成;
现已出土公布的简帛医书文献主要有《关沮秦汉墓简牍》之《病方及其他》、"马王堆医书"、"张家山医书"、《武威汉代医简》、《万物》等五套。此外,其他已出土简帛材料的零散医药资料,因其不成系统,故未作详考。简帛医书长埋于地下,其特殊用字数量丰富,且有些特殊用字不见于其他性质的古籍中,给古籍的阅读和整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简帛医书文献用字考据将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作为古医籍文献校勘整理的重要依据,又可为其它古籍整理提供字型、字义例证和有力补足。鉴于简帛医书用字考据与古籍整理的互鉴性,我们认为古籍文献整理应把握以下要点:注重古籍文献考证对用字研究的基石作用、将古籍文献材料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纳入用字研究的考量域、古籍异文材料应为用字研究的重要文献。
2014年02期 No.240 235-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夏东锋;
《石林燕语》是两宋之际重要作家叶梦得的一部代表性的笔记作品。该书在宋代即因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而广为流传,引起关注。当时就诞生了两部对其内容进行考证辩驳的书籍:汪应辰《石林燕语辨》和宇文绍奕《石林燕语考异》。今人也有对其进行考证之作。但叶梦得书中还有一些错误未被人指出,且汪《辨》与《考异》也并非完全正确。通过对叶梦得原作、汪《辨》及《考异》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考订,可知《石林燕语》虽有瑕疵,但其错误成因是复杂的,有些是笔记行文简略不严谨所致,有些则是刊刻流传中致误,而《辨》和《考异》对叶氏的考订似嫌过于吹求。
2014年02期 No.240 2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