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东航;张现洪;
现代化、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农村被裹挟进现代历史进程之中,较为著名的有"村落的终结"和"村落转型论"。这两种立论是从社会中心论的角度,去阐释城镇化背景下的村落的变迁。作者借用"国家-社会"理论,把产权和权力引入分析框架,以林区的农村社区为例,讨论乡村社会如何在国家权力塑造和社会自治惯性下,实现农村社区的重建。文章认为,现代性进村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也能够在国家权力适度下沉的情况下,有效整合农村社区内土地、历史记忆和乡村权威等社会经济资源,实现农村社区共同体的转型与村庄治理秩序的重建,达到农村发展和乡村善治的目的。
2013年06期 No.238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彤;
诚信是食品溯源的基石。食品溯源系统涉及食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流通、召回处理等环节,涵盖信息流、物流及其标章规范。食品溯源系统的诚信监管体现着行业自律的核心内容,基于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认为,食品供应链的溯源系统建设对于食品诚信监管具有正向推动效用。又基于从理论到实务的回归,揭示"中国式打假"的现实困境,来探讨"品牌公信力"的理论依据所在,或许能找到完善中国食品监管体系并突破诚信瓶颈的路径和方法。
2013年06期 No.238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光;师帅;罗越;
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网站征地补偿信息公开水平提出了一套评估指标,并把它们运用于评估287个直辖市和地级市国土局网站,发现地方政府征地信息公开的总体情况较差,仅有三分之一强的国土局网站能做到及时、完整地提供征地补偿信息,其余的则做不到这一点,甚至有超过40%的城市国土局网站根本不提供相关信息;此外,征地信息公开的地区差异很大,东中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明显好于西部;南方又明显好于北方;并提供了地方政府征地信息公开状况的城市榜单,广州市、武汉市名列头两名。
2013年06期 No.238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许莲凤;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然而在其住房保障问题上,无论是中央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指导,还是地方政府的实践探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作为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提供的创新产品,公共租赁住房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担负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职能。针对我国公租房供给制度中存在的缺乏公平性、定位不明确、政策碎片化等一系列问题,应该调整政策思路,重点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并辅之以相关制度配套举措,从而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提供切实有效的住房保障。
2013年06期 No.238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滕玉成;王铭;
在实施与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视域内,城乡一体化下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及其系统的主要要素有:发展的理念与原则、发展主体、发展机制、发展客体与内容、发展目标与发展环境。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农村人力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13年06期 No.238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蒋涤非;龚强;王敏;
当前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蔓延和扩张不断加剧,诸多城市问题对传统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用紧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理论对"三旧"改造地区的现状背景进行多层面分析,可发现紧凑城市理论背景下城市更新的特点。并从紧凑城市理论视角,探讨了"三旧"改造通过土地利用、政策保障、集约资源、控制引导等更新改造模式的转变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3年06期 No.238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乌东峰;李思维;
中国农户生计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户群体内部的分层,已有文献忽视了这一重要变化,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将农户作为一个同质性的群体不加区分地进行研究,研究起点的模糊往往导致不能深刻把握农户内部不同层次的个性金融需求,不利于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导致国家无法制定符合当前中国农村实际的政策。本研究利用可持续农村生计分析方法,基于农户生计方式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农户,以湘南的莲花村为典型案例,探讨了中国农户的异质性融资需求的现状和特点,最后提出了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不同农户生计方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3年06期 No.238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金安;
利用我国东部11个省(市)1994-2011年居民消费和资产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资产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居民住房资产和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统计显著,但是不同时期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和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最近10年来住房资产对消费的影响不断增强。尽管如此,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仍然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要利用资产财富效应不断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首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实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时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以提高居民金融资产的占比,最后要预防和控制房产价格泡沫,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繁荣。
2013年06期 No.238 9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范月娇;王健;
在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溢出效应的背景下,以生产函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物流节点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验证的理论模型,并以功能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港口为研究对象,以1994-2010年海峡西岸主要港口及其腹地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外贸、政府支出等变量的基础上,发现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下,物流节点基础设施——港口对海西港口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2013年06期 No.238 10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孙俊奇;蔡雪雄;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公司近年来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公司环境绩效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公众对公司环境绩效的高度关注势必在资本市场中有所反映,但现有研究主要是对公司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财务绩效、经济绩效等相关性进行论证,而环境绩效在资本市场的反映却鲜有研究。文章从资本市场角度检验公司环境绩效发现,资本市场股价只包含了公司环境绩效较差时的环境信息,且在管理层权力较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股价包含了更多的公司环境绩效较差时的环境信息。本文这一研究结论将为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环境绩效提供新的思路。
2013年06期 No.238 11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新民;薛琳;
本文根据选题和已有的相关研究,在界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与指标判别能力甄选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并结合AHP法、CRITIC法及熵权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对福建省58个县(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3年06期 No.238 123-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义圣;詹琉璐;
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长期以来推行的"奖出限入"贸易政策急需调整,这既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紧迫任务。应通过进出口贸易政策调整、加工贸易升级、外资企业出口管理等实现我国"奖出限入"贸易政策向"进出口平衡"贸易战略的转变。
2013年06期 No.238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茂兴;陈伟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密切联系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家创新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发达省市区也都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经验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采取了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律保障体系、构建多部门协作机制、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和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体系等一系列发展举措,这对福建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013年06期 No.238 13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郭秋梅;
全球相互依赖进程中当代全球经济和国际社会变革致使主权国家概念图式下的传统治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全球问题。当然,"难以应对"并非意味着不能、无法治理,全球性公共问题的出现带来了全球治理模式的兴起与变迁。其中,国际组织作为全球治理行为主体日益凸显了它在全球问题治理中的重要影响力,并通过多维度的治理模式推动全球问题治理的实践进程和理念构建。由于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并不能排除"治理失灵"现象的发生。因此,坚持"结果导向型"与"过程导向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或更能客观认知国际组织在全球问题治理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3年06期 No.238 145-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工标准问题成为跨国性的热点问题。福建省是我国沿海重要贸易省份,也是海西经济区的主体。文章首先通过构建VAR模型分析国际贸易对福建省劳工标准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可能对福建省劳工标准既有正的影响,又有负的影响。再用泰尔指数量化福建省劳工标准差距,分析国际贸易对福建劳工标准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劳工标准差距既有扩大的影响也有缩小的影响,它们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3年06期 No.238 15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芳;
文章在分析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整体处于初级阶段及原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东南亚华商在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中的作用。从区域金融合作中长期发展角度看,华商在促进多边"互信"、合作中积极"先行"、推动金融机构"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区域金融合作近期发展角度看,华商作用主要体现在:创造与发展新的合作模式、推动反假币合作、推进"次区域"金融合作及发挥"桥梁"和"依托"作用。华商在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中作用的切实发挥,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与深化,也有利于拓展华商自身的空间范围和实力。
2013年06期 No.238 162-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敏峰;
当前,国内外民众普遍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但目前我国刑法在环境立法上存在诸多问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通过分析了解古代的环保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转变立法指导思想,完善立法体系、犯罪构成等方面的内容,突出刑法的环境保护功能,乃当务之急。
2013年06期 No.238 169-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林芳惠;许培源;
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但在环境资源的核算上却出现了"逆差"。作为对外贸易成效的一项环境评估指标,我国环境逆差问题产生的关键在于对外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根源在于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失灵,包括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因此,扭转环境逆差的根本途径在于把市场失灵的预防和政府失灵的纠正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从制度的设计上确立环境资源的市场要素属性,又要规范政府行为以避免政府决策及行为中不当或失当的发生,进而实现环境成本的内在化及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
2013年06期 No.238 17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凌寒;
网络运营商侵害虚拟财产行为与其他网络侵权行为相比,具有损害结果不确定、侵权事实难以界定与划分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由网络运营商与网络用户之间强弱对比鲜明的特殊关系、虚拟财产侵权行为实施方式之隐蔽性等因素造成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是网络侵权行为之总纲性规定,具体适用于网络运营商侵害虚拟财产行为之侵权责任的界定、归责及其损失赔偿等方面,但目前其中诸多条款及相关问题还存有诸多制度性缺陷。基于此,本文拟从细化内容、增设程序规定与形式多层次化等三方面对《侵权责任法》第36条提出改进意见,以期使虚拟财产权利人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与司法救济。
2013年06期 No.238 185-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武阳;
亚当·斯密的思想涉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修辞学、道德哲学等诸多领域。政府起源问题是亚当·斯密法律思想中的重要关切点。针对这一问题,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的社会契约理论进行了批判。对于格劳秀斯、霍布斯、普芬道夫、洛克等人理论中对于政府起源问题的契约论解释,亚当·斯密指出了其内在逻辑中存在的问题。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理论批判体现了英国哲学传统中经验主义的精髓,亚当·斯密的这种法律思想具有进化论的理论特征,提示人们更多地重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的自然过程和经验,并以其作为政治和法律实践中的重要考量标准,这种思想在法律哲学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实证主义的法律哲学立场。
2013年06期 No.238 192-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小新;
文化研究在台湾意味着人文知识界重新介入变化了的社会文化现实的一次努力和尝试,是企图重新介入当代文化场域重获阐释现实能力的一种方式。借助"文化研究",人文知识界有可能再次获得一种介入式和批判性的知识位置。另一方面台湾的文化研究也同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摆在台湾文化研究者面前的重要命题,把文化研究发展为文化行动主义是应对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挑战的重要策略。
2013年06期 No.238 200-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文辉;
一般而论,20世纪90年代文学给人们留下了精神荒芜和审美溃败的文化表征,文学既无力拯救自己,更无力救赎别人。然而,与其说90年代文学的叙事转换是文学审美的溃败,不如说它是以传媒化、消费化和感官化的叙事策略,以前所未有的挑战姿态,对经典美学展开了具有颠覆意义的反拨。同时,"精神荒芜"的90年代文学,还通过对"宏大叙事"的反动和对感性人格的还原与建构以及女性身体写作对女权主义的精神诉求和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拷问等,为生命的本质生存,寻求被遮蔽的感性支点。
2013年06期 No.238 207-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瑞华;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海峡两岸因为政治对立同时涌现出了各占主导地位的共产党红色文学与国民党白色文学,长期以来二者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然而实际上双方领军作家是血缘关系相近的兄弟。共产党这边王愿坚、王希坚、王力三兄弟与台湾以"反共"著称的小说家姜贵(王意坚)是同一家族的兄弟。他们从创作方法到创作语言都有相通、相近之处,两大文学潮流可以称之为兄弟文学。
2013年06期 No.238 215-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章敏;
现代新文化运动对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思想形成巨大的冲击,女性争取婚姻自主权的社会事件频发。但由于民国早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秩序和法律制度都相对混乱,女性婚姻权利要获得法律的切实保障难以实现。南京国民政府1930年颁布新的民法,从法律上赋予了女性更多婚姻中的权利。女性的婚姻生活状态也因此呈现出"千年未有之新面貌"。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社会思潮的变迁和现代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相互"纠缠",难以剥离:一方面,现代文学创作为社会思潮的变迁推波助澜或者本身就是社会思潮的一部分,甚至进而影响到社会制度的变革;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思潮的变迁直接影响了现代文学创作并又反过来为后者所推动。现代文学作品既有对民国时期女性追求婚姻自由权的正面书写,也有对女性获得婚姻自主权后思想生活状态的生动描绘以及冷静思考与审视。这些文学书写不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图景中最生动的部分,对于今天女性生存和精神状态的思考仍具有丰富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2013年06期 No.238 22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之间有诸多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既有政治、经济、战略上的互利互惠,也有在各自利益责任、意识形态、全球战略上的相互制约和牵制。政治隐喻"巨人的碰撞"既形象地映射出了这两个大国间存在巨大分歧和摩擦也反映出了其相互合作的需要和必要性。
2013年06期 No.238 22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林莺;
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西方媒体一直对中国新闻的即时性、报道言说风格等有很多误读和不解;同时,由于文化所产生的"刻板印象"又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中西方媒体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形象的建构离不开对于文化的解构。从中西文化的哲学分野,以及哲学、文化、思维等角度并结合霍夫斯泰德理论对新闻敏感事件进行分析,可以从本质上解析西方媒体对中国新闻的即时性、报道言说风格和文化"刻板印象"三个方面的误读,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消除对立,增进沟通,建构"和而不同"的媒体世界。
2013年06期 No.238 23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钟希明;
21世纪初龙应台在《中国时报》发表系列文章,聚焦台湾内外交困的社会现实,引发了台湾公共论坛的一场文化大论争,并席卷到整个华文世界,被称为"野火再燃"现象。那么,它是如何发展、"越界"从而形成"一个华文公共空间论坛"的呢?通过对"野火再燃"形成的共生因素考察,我们发现传媒生态环境的影响、媒介策划与传播的议题设置,以及新媒体的强劲推动力在这个华文公共空间论坛形成过程中的构成性意义。
2013年06期 No.238 240-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明东;魏薇;
对毛泽东诗词翻译进行生态视角分析可以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生态环境方面,译者需要适应文化语言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生态环境,选择符合翻译生态环境的毛泽东诗词译文。生态结构方面,毛泽东诗词翻译具有丰富的生物成分结构(包括译者、译语读者和研究者)和非生物成分结构(包括译语语种、译文文本和译文传播)。生态功能方面,毛泽东诗词翻译既有其内部功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自的功能),又具有其外部功能(包括政治服务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
2013年06期 No.238 248-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郑竹群;
结构主义的文本阅读多是通过分析文本内的某种结构寻找文本的意义,后结构主义则摧毁了这种意义固定、自足而又封闭的静态结构分析观,建立起无主体、无中心、无确定意义的延异文本观。然而以书写/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不仅揭示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两种不同空间的差异和特点,而且演绎出文本之后深藏的欲望。文本欲望是文本阅读的内涵,它不但维持了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两种结构空间只能在相互遏制和相互侵犯中遭遇。欲望下的文本阅读是一种相互勾连相互攻略的阅读。
2013年06期 No.238 25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梅;
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占据主流地位的过程中,翻译起了重要作用,最早的现代白话文翻译实践,则是从西方传教士开始的。《圣经》官话译本是传教士译著的最典型代表,是现代白话文的源头之一。其译文的语言结构和风格,对当时及以后的现代白话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圣经》官话译本及其他早期现代白话文翻译作品,应该同现代文学作品一样,成为涉足现代汉语史学术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
2013年06期 No.238 259-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铃芳;
从言语表达、问题切入、心态气势、实践精神四个层面来看,孟子在言语表达上擅长譬喻,借事论理,使人易知易懂;问题切入上推求本原,具强大说服力;心态气势上以其知言养气之功,具备浩然正气和论说智慧;此外,孟子认为真正的"游者"必须身体力行,尊德乐义,以此实践精神才能不受外境顺逆与否的牵动。孟子游说背后有宏大的宣道理想作支持,这是《孟子》成为经典、孟子本人远胜于一般游说者的根本所在。
2013年06期 No.238 265-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娜;
《荀子》的"天人相分"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这两个对立背反的命题之间的过渡,是中国哲学由自发宗教向人为宗教转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转化所表现出来的哲学形态是由"天道自然论"走向"神学目的论"。从先秦"天人合一"到董仲舒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奠下了中国哲学"知天达命"为内在精神的独特风格之基础。
2013年06期 No.238 270-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照年;罗玉梅;
宋初三馆迁入崇文院后变化很大,仅以藏书制度建树的角度讲,最大的举措莫过于在崇文院中新建秘阁及其所属的藏书库。这标志着以馆阁为核心的北宋国家藏书制度正式建立,促使此前历代皇家藏书与国家藏书处于难分彼此的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不只是符合了那个时代皇家典藏的现实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发挥了典籍本身的功用——较为广泛地服务于更多的上层文士,有效地推动了北宋右文政策的实行,其影响特为深远。
2013年06期 No.238 27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施沛琳;
现居国内各地之高山族在不同时期各自从台湾来到了大陆,部分居住在福建省,与闽南人有着频繁密切之互动,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陈姓高山族家族为例,该家族在日据时代自华安到台湾花莲与阿美族人通婚,而后再回到大陆,语言、饮食、信仰和风俗逐渐闽南化,其家族史反映了时代背景与两岸人民交流史,值得予以深入探讨。
2013年06期 No.238 280-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胥文玲;
闽北有许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千年古镇,其中的古民居建筑充分体现"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和谐思想及"忠勇孝义"的道德伦理教育思想。家塾、书房以及"蒙童入学礼俗"的教育习俗都使得闽北古民居承载了诸多教育功用。古民居以传统吉祥图案,为子弟大力营造科举仕宦的文化氛围寄寓家族美好祈望,同时,很好地保存了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元素,体现了闽北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2013年06期 No.238 285-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邓达宏;
近现代海外华人通过民间渠道给家人汇款时附寄的书信,在广东潮汕、梅州地区、福建闽南地区被称为"侨批",在江门五邑地区被称为"银信"。侨批是一种原生态的国际移民书信。从大量侨批史料可以看出,闽粤华侨长期支援家乡建设,捐资兴学,培育人才,为侨乡文化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表明了闽粤华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重视子女教育的爱国情怀。
2013年06期 No.238 291-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倩;
私盐是清季社会中的失范表现,其种类多样,有官私、军私、枭私、船私、场私等,但关于私盐种类的界定还存在模糊之处,仍有进一步厘清的必要。贩私主体根据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可分为社会上层的贩私、社会中间层的贩私及社会下层的贩私。将私盐种类置于贩私主体社会分层下的再分类,有助于清晰私盐种类边界以及全面认识私盐。
2013年06期 No.238 296-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