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帆;
本文主要讨论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中六个彼此呼应的问题,即物质生产与意义生产、历史与人生、关系与结构、词与物、历时与共时、绝对与相对。六个问题的论述共同涉及的主题是:摆脱"本质主义"之后,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将要进入的历史语境包含了诸多因素的复杂互动。
2010年06期 No.220 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明;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存在着不少重大理论分歧,这些分歧是马克思哲学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还原性及现实性还原解读和逻辑应然性及应然转化性解读之间权衡较量的具体表现,而解决这些分歧的学理基础则是对马恩哲学作出社会实践哲学的明确性质定位。本文在明确这些分歧学理基础的内涵特征上,尝试对这两种解读方式作出必要的分疏和诤工作,以期这些学理分歧的深入解决。
2010年06期 No.220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秀军;
构建和谐社会,在全球多元文化价值冲突、撞击、融合的时代,以鲜明的中国式价值话语,勾画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内蕴之现代化发展之独特模式和根本价值逻辑,彰显了人类走向未来理想生活的可能路径,为不断探索构筑"自由人的联合体"并以此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着现实的前提和基础。
2010年06期 No.220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慧芳;
中国现代性的发展,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世俗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功利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现代性也因此遭至多维的反思与批判。而传统道德理想主义在批判现代性负面效应的同时,也由于太过偏激与执着而走向了道德专制主义和对现代文明的否定,而同样遭到深刻的批判。因此,努力构建一种更能反映人们普遍愿望,超越了现代性与传统道德理想主义局限的当代新道德理想主义,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时代任务。
2010年06期 No.220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兰英;董四代;
民生是先秦社会理想追求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有反专制的民本色彩和民众关怀。虽然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被边缘化了,但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民生问题又突出起来,形成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现代性的悖论使民生问题日渐与社会主义相共呜,它本身的乌托邦色彩又使之具有一种超越性和批判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解决民生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相联系,确立了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途径。
2010年06期 No.220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颜加珍;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中最有历史价值的部分。它既为中国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目标,又体现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现代化要求。从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讲,它体现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统一,这就包含了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关系的命题。因而,民生主义不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或民粹主义,而是建立在进化论之上的、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
2010年06期 No.220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为桂;
与目的论历史哲学家不同,阿伦特将革命视为一种具有"开端启新"潜质的断片的历史现象,因而乐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叙述革命,揭示被历史必然性遮蔽的革命精神,表达自己所服膺的古典共和主义政治理念。在这种理念观照之下,阿伦特看到,由于社会问题介入革命进程,致使法国大革命偏离了其最初的自由立宪政治目标,也使人们对现代革命(包括美国革命)的理解,陷入历史必然性的窠臼。同样地,也正是社会问题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介入,革命者就用具有绝对主义特质的人民原则代替分权制衡的共和原则,致使革命以自由立宪始,以君主复辟以及政体的反复更迭终。而美国革命则"幸运地"遵循共和主义的建国原则,实现了自由立宪的革命目标。但是,由于革命后遗落了共和政治所需的广泛的公共领域,作为自由之真谛的人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因此失去了依托,属于社会领域的私人幸福取代了公共精神,最终也失落了革命精神。
2010年06期 No.220 4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宛小平;
本文就雷德·梅尔文(Rader,Melvin)在其畅销书《现代美学教程》中提出的:就美而言,桑塔耶那的"客观化的快感"和康德的美的主观必然性里所包涵的客观目的是一致的;就崇高而言,桑塔耶那说:"伊壁鸠鲁式崇高"和康德讲的"数学的崇高";以及桑塔耶那说的"斯多葛式崇高"和康德的"力学的崇高"基本是一致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笔者认为,康德和桑塔耶那所理解的客观性是不一样的,康德是建立在"共同感"基础上的客观性,而桑塔耶那则是价值是客观性;同样,康德和桑塔耶那对崇高的解读也存在方法上的差异,前者是理性主义的,后者是经验主义的。
2010年06期 No.220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振鹏;张艳琳;
专利是发明创造活动的产出成果,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方向和综合实力,而专利数据则是技术产出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公布的有关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目前的专利发展现状展开讨论,并从我国专利发展的特点着手,阐述了我国专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010年06期 No.220 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兰绍清;
计划与市场做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各行为主体在不同的状态之下,行为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取决于计划与市场二者的比较优势,取决于行为主体在该比较优势差异下所获得的收益大小。而二者的比较优势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现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没有一种纯粹形式,没有惟一的策略选择,相反,总是市场、计划和传统的融合。
2010年06期 No.220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雪雄;蔡承彬;
福建在对台交流方面一直具有特殊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赋予福建省一系列优惠的财税政策,促进了闽台经贸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配套以及两岸政治局势等因素,福建吸引台商投资潜在优势没有得以发挥。当前,国务院出台意见,明确支持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因此,研究探讨赋予福建省涉台特殊财税政策,构建两岸经贸紧密合作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6期 No.220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翁东玲;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地区造成巨大的灾难性的后果,国际资本流动在其中起了反作用,本文以亚洲金融危机作为分界线来探讨危机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的东亚地区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与特点,将其加以对比分析,探讨它们的异同点及其原因,并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东亚地区资本流动进行展望。
2010年06期 No.220 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继荣;康莉霞;李晶莹;
本文重点关注审计师与客户之间存在过于密切联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上市公司追随前任签字审计师更换到新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首先,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这种"换所没换人"现象存在的机理以及背后所隐含的真实原因,并以此作为后面实证分析的理论依据。然后运用事件研究法考察投资者对该现象是否存在市场反应,以期为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提供一些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够引导投资者提高对该现象的关注程度,降低投资风险。
2010年06期 No.220 14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小新;
解严前后,台湾知识界出现了一个新的阐释概念:"民间社会"。从南方朔、萧新煌和杭之到《南方》杂志,一大批学者都对"民间社会"概念的内涵及意义做出了深入的阐发,试图用"民间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建立反抗支配的思想联盟,寻找新的思想资源并且建立新的阐释台湾的知识架构。本文批判地阐释了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思想文化界流行的"民间社会"理论的内涵与问题及其文化观点。
2010年06期 No.220 153-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君;
立足"文化转移"的理论架构,本文选取英国广播公司奥运宣传片《东游记》为视觉形象分析样本,讨论文化经由大众传播媒介而发生的多阶层情境化现象。在跨时间与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下,"原创文化"经历一系列选择、添加、强调与诠释的改造与重塑后,可能形成一种与本体相差甚多的"寄生文化";而借助强势媒介的传播扩散,"寄生文化"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影响力,并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取代"原创文化"的面貌。"文化寄生"的范式提醒我们关注跨文化参考机制下文化发生的变形与异化。
2010年06期 No.220 163-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顾越利;
以沟通与协调为特征的"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是近年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过程中创建的一种新机制。它对于提高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效率和实现和谐司法具有积极意义。这一机制已经成为传统的权力关系——权力制衡机制的有益补充,也是回应处于世界各国民主宪政改良源流之中的"协调"机制的一种主动姿态。要实现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良性互动须遵守法治的原则,并恪守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国家权力运行在目的方面的要求,也需要增强来自体制内外的有效监督。
2010年06期 No.220 172-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王成全;周建军;
"亲亲"原则本是一个长期遭到猛烈抨击的法制原则,但这个原则蕴含着丰富的人伦思想,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任何社会,不管类型如何,不论发展程度怎样,都是以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伦的忽视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当代中国刑法的诸多冲突,尤其法与人情、政策的冲突,本身就有现行刑法人伦基础严重缺乏的因素。因此,引入"亲亲"原则势必成为现代刑法制度的必然归宿。
2010年06期 No.220 180-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冬梅;
满足林农的融资需求是集体林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开发了多种以林权为担保的融资模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们还不能被称为法律意义上的债权担保。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对林权为标的物的抵押权设定及其实现都有一定的限制,导致其在实践中的操作空间受到极大影响,效果并不理想。但实际上,林地及林木作为森林资源,与耕地等不动产在性质、功能及经营方式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为发挥其所具有的担保融资功能,推进集体林改的顺利进行,法律上应当放宽限制,允许商品林的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自由抵押,并通过相应配套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发展林权抵押贷款,为林业生产融资服务。
2010年06期 No.220 186-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雷国铨;陈潜;曹滨斌;谢芬;童玲;
校园网已深入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校园网络在我们的校园管理、日常教学等方面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互联网上信息的纷繁复杂,其所隐含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虚拟网络在开拓大学生视野,使他们在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生活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行为方式等诸方面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因此,如何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控制校园网不良信息源头,提高大学生应对校园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及其网络道德修养,已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2010年06期 No.220 194-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