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荣;李斌;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通过政权的下沉和土地制度的变革,实现了对农村社会的多次整合,分别形成了建国初期的革命化高速整合、政社合一的动员型高度整合、改革开放以来以制度重建为核心的释放性整合等整合模式,积累了社会整合与农村建设的丰富经验。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整合模式的回顾和总结,分别从土地制度变迁、基层民主发展和农民组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适合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整合方式。
2010年01期 No.215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李长健;罗洁;
在农地流转的利益平衡中,农民普遍处于弱势地位。而第三方力量在农地流转中维护农民利益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农地流转中第三方力量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其对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作用,对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和维护农民利益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原则,从农地信托、农地交易信息平台、农地流转舆论监督、流转纠纷援助等制度方面探索完善农地流转第三方力量制度体系的具体方式。
2010年01期 No.215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冯涛;
在土地公有制、土地资源约束和城乡二元体制条件下,国有土地使用权与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制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受国家农业政策和现行土地法律制度的刚性制约,农地使用权的交易受到较大限制。如何突破现行制度的束缚,激励农地使用权交易,实现产业与规模效益,保障国家和交易各方的利益,这是"三农"制度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农地使用权交易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我国市场化、工业化以及城镇化发展进程相适应,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健全农地产权制度、使用权交易模式和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
2010年01期 No.215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丽萍;王蕊蕊;
运用博弈理论对林农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业大农户是农民自发组建合作组织的主要力量,但林农是否组建合作组织是从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不同角度博弈的结果,机会成本视角下组建经济利润为零或为负,导致大户组建动力的不足;农户之间的一定差异性和有效的分配机制能够增强大户的组建动力,但过分悬殊的差异将弱化大户的组建动力;培育有奉献精神的能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培育适度的经营大户,提升大户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大户的社会声誉,加强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
2010年01期 No.215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陈振明;
2003年"非典"爆发之后,应急管理(或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兴起,成为现阶段我国政府治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领域。本文在说明我国处于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发期这一背景之后,对我国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做出简要评述。作者认为,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是要继续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上下大功夫,构建起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大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监测预警网络;同时,要注重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推动我国应急管理研究在繁荣中规范与发展。
2010年01期 No.215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7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4 ] |[阅读次数:3 ] - 蔡晶晶;
作为人类社会互动的游戏规则,制度在不同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制度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与政治学整合研究的重要途径,当代社会科学领域的"显学"之一。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在制度分析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教授,以表彰她在经济治理尤其是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开创性贡献。本文回顾埃莉诺早期在地方公共经济治理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讨论制度分析框架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她在公共池塘资源治理方面的贡献;并介绍以埃莉诺为核心人物之一的布鲁明顿制度分析学派的最新研究方法、研究途径和理论框架;最后,本文解读埃莉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意义和启示。
2010年01期 No.215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8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刘晓亮;孔凡河;
中国实行公共危机常态管理有其理论上的必然性。全球化、风险社会和非传统安全产生了很多公共危机,这些外部威胁被全球化带入中国。中国的社会转型既受全球化影响,又内生很多危机,内外因素叠加,中国进入公共危机高发期。常态管理已成为危机管理理论的主导思想,用理论指导实践,公共危机常态管理应该成为中国当前和今后公共安全建设的指导思想。
2010年01期 No.215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赵海立;
目前,国际社会对朝鲜核危机管理的前景令人堪忧。学界纷纷对此提出各种解释。本文则主要从国际政治的合法性视角来观察。国际政治与一国内部政治一样,都面临合法性问题,只是国际政治合法性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规定性。就朝鲜来看,国际社会对其核问题的管理存在合法性危机。在合利益性方面,国际社会的承诺与朝鲜核计划的目标相差甚巨;在合道德方面,朝鲜的国际价值观与国际社会的价值观冲突严重;在合法律性方面,似乎朝鲜更乐于游离于国际规范之外,且指责管理者没有信守已达成的协议。正是这种合法性危机,使得朝鲜核危机管理困难重重。
2010年01期 No.215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邓力平;席艳乐;
官方发展援助(ODA)的性质如何定位?在其传统发展援助的功能之外,是否还有并应该具备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的特征?如果有,两者的关系与比例分配应该如何确定?这些问题都是发展财政与国际财政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1997-2007年间发展援助委员会(DAC)19个成员国的面板数据,来分析在ODA中国际公共产品与传统发展援助两者的比例关系,讨论国际公共产品比重增大条件下对传统发展援助存在的"重合效应"或"挤出效应"问题。在这些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发展财政与国际财政之辩证观,本文从国际范围与我国国情两个视角对ODA的发展与我国相关政策的运用提出了建议。
2010年01期 No.215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宏洛;
若将企业视作产权明晰的主体之间的结盟,那么,解决劳资利益冲突就是企业内部各产权主体之间的核心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是一种平等协作的关系,因而劳动力产权应该与资本产权共同参与剩余分割。劳动力产权的实现既是劳动者的"天然权利",也是社会主义公平分配原则的题中之义。
2010年01期 No.215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童香英;
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交易是理解货币的产生、演变的起点和切入口,交易的本质是信用关系,交易依靠信用才能维持。而信用本身也不能独立存在,它需要有相应的保证机制。这种保证机制在交易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遵循的是隐契约信用→正式契约信用→权威契约信用的规律。而货币的产生以及货币的国家化、国际化正是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在交易的演进过程中自发产生和演化的。
2010年01期 No.215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君良;沈君彬;
近年来,在经济强县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嘉兴模式"、"无锡模式"、"太仓实践"、"吴江经验"等成功模式。"梯次推进的动态整合模式"是经济强县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可行路径、框架。基于晋江社保体系的现状、运行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其他经济强县的实践经验,认为该市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时机已基本成熟。晋江市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应是"梯次推进的动态整合模式"。
2010年01期 No.215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朱双一;
台湾各种非营利组织繁多,活动十分活跃。除了公益行动外,非营利慈善事业还可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特殊作用,成为社会生活的润滑剂。台湾在这方面成果斐然,经验丰富,福建可利用与台湾的"五缘"关系,先行先试,这将有助于海西更快地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同时也可促进两岸社会生活的融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两岸的和谐。
2010年01期 No.215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谢孝荣;
学术社团作为人民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建国以来,由于各个时期社会环境和发展条件不同,学术社团依次经历了起步阶段、曲折阶段、勃发阶段、转型阶段等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对学术社团发展极其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学术社团却面临着法治化、规范化、市场化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学术社团只要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始终立足于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持之以恒地朝着学术社团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市场化之路开拓前进,其前景是可以期待的。
2010年01期 No.215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潘丽萍;
法的价值理念是法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也是法的根本出发点。法的价值理念的变迁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的道德批判如何。法律的道德批判之所以可能主要是源于价值判断的客观性;而价值判断是否合理的问题,却说明法律的道德批判是必须的。法律的道德批判的深刻性与法的价值理念的发展程度成正向比例的关系,它们相并而行,互为作用,共同推进着我国乃至世界法律文明的发展。
2010年01期 No.215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梁平;陈奎;
从当事人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角度来衡量,法院调解的基本价值——正义和效益具有天然的刚性特质。在当前"司法和谐"背景下,法院调解价值被软化,不仅不利于法院调解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某种意义上潜伏着一定的社会危机。本文通过分析,提出实现法院调解价值从理论到实践的柔性归位的基本构想。
2010年01期 No.215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谢冬慧;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司法机构的演化,县司法处就是这种演化的产物。在近代中国基层司法实践中,县司法处发挥了重要的职能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但是,县司法处作为中国近代基层的审判机构,由于它仍未摆脱"行政兼理司法"的羁束,最终成为历史的遗迹。
2010年01期 No.215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学;
准确理解地方公共团体的概念是认识法国地方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以法国现行宪法的措辞为根据,结合宪法委员会、最高行政法院等之解释以及法国公法之学说,分析地方公共团体的概念,及其与地方团体和行政区域之区别。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公共团体及相关概念的中文翻译提供了更准确的见解。
2010年01期 No.215 129-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雷莹;辜也平;
自传是探讨作者精神世界的一个"窗口"。《从文自传》中自然景观与现实画面、抽象扫描与具体聚焦、主体叙事与补充叙述所造成的裂隙,显现了作者难于磨灭的精神隐忧。这种隐蔽而复杂的精神现象,才是《从文自传》独特的传记价值所在。
2010年01期 No.215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莺;
太阳本是宇宙中重要的天体,后作为一种意象应用于文本之中。温暖和光明的象征的太阳,却在张爱玲的笔下演绎出隔世、陌生和凄凉,幻化为吞噬生命的预兆。张爱玲作品中将太阳进行"陌生化"处理,以"太阳"意象为旁观者,赋予其多种形状和功能,同时兼顾多种角色的塑造,对"太阳"意象的分析是揭开张爱玲小说人物内心世界关键和自身的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张爱玲借助太阳意象的设置完成了对人性的反思。
2010年01期 No.215 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叶笛;
傣族的孔雀舞、青海的小鸟舞、傈僳族的鸟王舞、哈尼族的棕扇舞、藏族的玛恰霞布卓等以鸟为主题的民族舞蹈蓬勃地在中华大地上繁衍传承着。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牧猎文化的遗存,也是一种原始舞蹈"鸟崇拜"文化的表现,而这种鸟图腾崇拜在远古中华大地上一度独领风骚。而各民族受地域影响,所呈现出的鸟图腾舞蹈又大相径庭,这有其深刻的历史动因和文化意蕴。在此,笔者试做一管见。
2010年01期 No.215 14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晶;
本文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畲族民俗舞蹈的原生和变异形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表明了原生态向变异态转向是民俗事项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指出原生态和变异态对畲族民俗舞蹈发展的利弊所在,并针对畲族舞蹈的现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2010年01期 No.215 15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01期 No.215 17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