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靳永翥;
贫困乡村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问题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基于现实环境和资源条件,关系资本作为推动贫困乡村公共服务提供的第五种力量或新的理论范畴被提出。关系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子集,只是当这种个人性资源成为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或工具时,就具有了准公共性特征。一个村庄关系资本的效能激发离不开精英的作用和亲缘关系的桥梁。通过对欠发达地区4省6县20自然村的实证调研发现,关系资本在贫困乡村的义务教育硬件建设和自然性村庄的基本公共物品生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特殊政策项目支持或融资渠道是关系资本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创新活动,乡村关系资本就能在被规则限定的范围内体现其价值和张力,以化解贫困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窘境。
2009年05期 No.213 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徐姗娜;
民间信仰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民间信仰的特殊功效是提高政府管理绩效的重要方面。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民间信仰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尝试构建新型的民间信仰社会管理模式,以期对我国乡村治理有所助益。
2009年05期 No.213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邵任薇;
克里斯托弗.胡德在对各种公共管理文献中的三个假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概括了文化理论的基本论点,并运用文化理论来分析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讨论了文化理论框架下的四类世界观以及公共管理的修辞,并且对现代化趋同论进行了批判。文化理论有诸多的优势也有其内在的缺陷,它为解读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2009年05期 No.213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新华;黄培茹;
近10年(1999-2008)国内公共管理研究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受到众多的责难。为了对近10年公共管理研究进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必要在选择合适样本的基础上对1999年以来国内公共管理研究进展做一个初步的评估。通过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两个样本相关指标数据的分析,本文描述了近10年国内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轮廓,讨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由于某些指标设计形成于主观判断,分析结果必然存在质疑,需要不同声音的检验。
2009年05期 No.213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1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麟斌;2009年05期 No.213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麟斌;
领导文化是当前学界的热点问题域。概念厘析是研究领导文化的逻辑起点,借鉴文化学,从器物、制度和意识形式等三层次审视领导文化成为剖析概念的一种视角。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的标志,所以探索范式成为必要,我们遵循从共通范式到各异范式的路径建构领导文化的范式:即从圆的范式到情理法的优先权、神-人关系的范式。
2009年05期 No.213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华;
中国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管理文化比西方古典以事为中心的科学主义管理文化更接近领导科学的内涵。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拓展,中西领导文化也正在加速融合、发展、创新。充分发扬当前我国政治思想、价值理念领导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将对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VBL)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09年05期 No.213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洪建设;许晓玲;
作为领导者阶层所持有的政治文化观念,领导文化处于一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地位,不仅具有对领导者阶层的规范和引导的功能,而且具有对整个社会的整合和促进的作用。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彰显人文精神的现代意蕴,升华传统领导文化为符合现代理性精神和民主追求的新型领导文化,使之更契合于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的时代特征,不仅是适应科学发展需求在文化观念层面上的价值规范转型,更是领导主体提升和证明具有先进性的过程。
2009年05期 No.213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一收;李炫榆;
服务型政府目标的确立,使得服务成为构建新型治理体系的普遍精神和一般原则。服务行政中体现出的民主化趋向、人文化追求、柔性化特征和责任性理念,要求领导文化在实现对工具理性和形式理性的超越基础上,注入更多的价值理性和道德理性。以服务为圭臬,弘扬公共性的治理理念和人本性的伦理精神,从掌权式思维向掌舵式思维转变,从管制型领导向服务型领导转换,已然成为领导文化创新的现代化路径。
2009年05期 No.21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毅;
长期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忽视了中国财政政策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对此,结合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从财政政策的维持和纠偏两方面,揭示了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提出财政政策应该分为稳定和再稳定两类政策;二是从财政政策的经济和社会目标两方面,分析了财政政策目标错位问题,提出了财政政策目标应从实现经济增长调整为促进充分就业;三是从财政政策力度计量方面,考察了政府预算账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单独设立稳定账户的设想。
2009年05期 No.213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雪雄;陈元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福建省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下,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机制,建立平等公平、互动互促、和谐共富的新型城乡关系。要找出福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探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和路径。通过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制度及公共管理体制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消除城乡体制性障碍因素,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2009年05期 No.213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葭;郝前进;
特许经营模式在我国城市水业市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实践,但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研究发现,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地方政府在管理上和经营模式选择上缺乏经验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特许经营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制度先行和完善的监管体系是特许经营成功的关键,而政府只有尽快熟悉特许经营手段,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避免城市水业特许经营中产生的问题。
2009年05期 No.213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林校生;
本文以政治中心的控御形态为视角,尝试建立中国"准政治中心时代"的概念。它始于盘庚迁殷,终于齐桓首霸,分成三大阶段,商后期为安阳准中心期,西周为岐山西安洛阳互补准中心期,东周初为洛阳准中心期。三阶段之间当然有不同的变化,但较之后世的"疆域国家",政治中心的控御形态在其主体、对象和方式诸方面仍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特征。
2009年05期 No.213 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涛;
9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30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界最为煊赫的主题词即是"启蒙"。然而时过境迁、迄至当下,启蒙却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启蒙"在还要不要启蒙,到底什么是启蒙,怎样才算是正确的启蒙等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下陷入了深沉的困境。当下重提启蒙问题,分析启蒙陷入困境的逻辑与历史原因并对如何重构启蒙作出初步的探索,有助于理顺围绕在"启蒙"身上的诸多纠纷,有助于在继往开来的岁月里我国思想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9年05期 No.213 11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怡;
尽管经过了从帝制到民国到共和国的转变,尽管经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尽管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以朱熹集大成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邃密的核心理念——"理学"——的精神与实践事实上始终未曾退出历史的舞台,相反,总是经由如陈文龙、黄道周、林希五、林则徐、曾国藩、严复等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政治精英的自觉传承、持守和践履,发扬光大,一而再地为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崛起提供强盛不衰的精神资源和重焕生机的精神动力。崇尚格物致知、务实求真、以学为政、知行合一的"理学"精神,至今依然是中国社会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积极变革的最为有效的本土心智资源与精神动力。
2009年05期 No.213 126-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小新;
"殖民现代性"概念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知识界对台湾尤其是对近代台湾的阐释,在文学艺术领域,"殖民现代性"问题则牵涉到感性领域的现代性规训与反规训的命题。"殖民现代性"范畴的引入,对于当代台湾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确意义深远,它打开了当代文论阐释日据台湾文学更开阔的空间,打开了后殖民论述"在地化"的阐释空间,也为台湾身份认同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更为细腻的解释。重新认识现代性问题的复杂性,重新反思"殖民现代性"的矛盾与暧昧,并发展出一种真正具有批判性的、多元的和开放的现代性观念,迄今仍然是摆在台湾后殖民知识分子或批判的知识分子议事日程上一项重要的思想课题。
2009年05期 No.213 13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黄新宪;
本文探讨了清代台湾"敬惜字纸"习俗的一些相关内容,认为这一习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植根于中华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将海峡两岸共有的这一习俗联系起来考察,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赋于其不同寻常的意义。
2009年05期 No.213 143-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学文;何秀玲;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作为一种股东退出机制,为那些陷入公司困境的少数股东提供了有效的退出途径。许多国家公司法均对此做了明确规定。我国2005年修改后的《公司法》也确立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但是,现行立法仍应从指导原则、适用之公司类型以及解散事由等方面加以完善。
2009年05期 No.213 15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米传勇;陈巧燕;
文章在对行政犯罪刑罚轻缓化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反思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对刑罚演进规律的研究成果以及现代犯罪学的互动理论,并结合中国刑法与中国社会实际,对以行政犯罪为突破口实现中国刑法的刑罚轻缓化进行了理论论证。
2009年05期 No.213 159-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薛东;
当今时代,"纪念"报道越来越成为正面宣传的基本内容,也越来越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任务。本文以《福建日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系列报道《波澜壮阔30年——福建改革开放最具影响力事件》为标本,剖析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在"纪念"报道中的意义与作用,历史事件与"纪念"报道的内在联系、视角提示,寻求做好"纪念"报道的思路、途径与方法,实现"纪念"报道的有效引导与有力引导,从而切实提高"纪念"报道的引导水平和传播效果。
2009年05期 No.213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波;
雍正八年京师发生严重大地震,雍正朝在应对这场地震过程中,虽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灾害应急体系,但是灾害应急机制已初露端倪,在皇帝的应急决策下,朝廷和官吏组成应急体系,采取根据受灾轻重给予银钱的应急救助等政策和措施,政令通畅,科学管理,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2009年05期 No.213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