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建2003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亦春,许文彬
本文简要描述了我国证券市场自律性监管的现状 ,并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演进的经济逻辑和制度变迁轨迹深入探讨了其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并阐述了其应得到大力扶持和推动的必要性 ;以此为理论基础 ,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对之进行扶持和推动的具体措施
2003年06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翀
金融资本的发展过程就是经济虚拟化的过程。本文首先将金融资本确定为狭义的金融资本 ,即能够带来收入的金融资产 ,然后论证了随着金融资本的发展 ,经济在趋向虚拟化 ,最后分析了金融资本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
2003年06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义圣
资本市场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应该是各个子市场的均衡发展。股票交易市场要针对现存问题进行相机治理 ,提高市场运行的有效性 ;企业债券市场要立足当前 ,积极采取措施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与上市 ;产权交易市场要加大培育 ,以新思路、新举措促进市场繁荣和规范 ;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应该完善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创业资本市场要走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道路 ,为创业资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民间资本市场要解放思想 ,冲破禁锢 ,为民间资本创造宽松的政策和其他良好的软硬环境。
2003年06期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有根
中国现代民族资本自再生以来 ,在二十多年间已经发展成中国境内三大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起了繁荣民族经济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加入WTO的两年来 ,中国现代民族资本在行为自律上存在着缺陷 ,影响了中国现代民族资本作为主流资本的发展趋势 ,影响了现代民族资本历史使命的完成。文章认为 ,中国现代民族资本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 ,从战略的高度 ,从中国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高度 ,从中华民族在WTO框架下全面参与国内外市场“竞合”的高度 ,在自尊、自重中自律 ,努力为明天的更大辉煌而奋斗
2003年06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志
文章认为 ,正确地认识公有资本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十六大以后理论创新最重要的任务。理论创新 ,既要正视马克思主义已经达到的理论高度 ,也要正视公有资本所内含的资本与公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 ;在以往的理论框架中 ,资本与公有制之间具有难以兼容的矛盾。当前的问题在于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为一种创新的运行机制 ,需要以与之相匹配的公有制经济的新形式———公有资本为主体。文章认为 ,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进一步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完成对社会主义公有资本内在矛盾及其本质的科学探索 ;公有资本内含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之间的矛盾 ,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之间的矛盾 ,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主体与其运行机制之间的矛盾。
2003年06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瑾
今天的全球化与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市场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世界市场对落后国家的影响、保护关税和自由贸易以及世界市场发展趋势等问题的研究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2003年06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卢长宝
作为经济争胜的基本手段之一 ,销售促进强大的短期获利能力吸引了大批企业参与其中。事实上 ,由于过度依赖销售促进 ,企业间竞争以及企业自身发展越来越显得目光短浅。在某种程度上 ,销售促进正在成为企业间竞争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争胜的非理性行为之一 ,如不加控制 ,销售促进将会引起“市场信誉机制”失灵 ,降低企业的长期利润水平
2003年06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彩虹
现代国别货币 (如美元、日元等)是一种制度工具 ,它以本国的经济实力为基础 ,又服务、支持并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当一种国别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时 ,这种工具不仅给该货币的发行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使发行国无偿地、长期地占有他国的部分商品和劳务 ,也有影响、为难甚至于左右他国经济的功能 ,并影响他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以至于文化、意识形态等。国别货币的国际化 ,有着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国际社会权力效能。在一定意义上讲 ,正是这样的国际化 ,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反过来 ,经济的全球化又进一步强化了国别货币国际化的效能。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不积极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欧洲人要推出区域性货币“欧元”,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极力将本国货币改变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根本理由。如果仅有个别国别货币国际化 ,许多国家就会受制于该国经济 ,时常处于经济和社会政策两难之中 ,一些国家甚至于由此陷入贫困而难以自拔。单个国别货币的国际货币化 ,实际上是觊觎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权力 ,及对自身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博弈 ,还是对自身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的保卫或向其他国家传播某种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的努力。美元由于历史的原因占得了国际货币地位的先机 ,但民族国家存在的世界里 ,国家利?
2003年06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方和荣
我国当前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所有者主体缺位 ,它是我国城市土地产权诸多问题之根源。本文在对目前学术界较盛行的“土地城市政府所有”论点的科学性及其缺陷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城市土地分级所有是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的有效途径,并对分级所有作出具体设想。
2003年06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小敏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出发 ,解读中央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论述 ,以求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及由此催生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各项方针、政策
2003年06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体滇
由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创立的竞争力评价模式没有触及竞争力本质。竞争力评价的可操作定义是 :综合竞争对象的水平和水平提高两方面 ,以其目标时间可能达到的水平来测度排序。据此建立了克服现有竞争力评价问题的科学公正的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式
2003年06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江涛
社会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基本骨架 ,是全部社会关系有机协调的总体形式 ;而作为一个时代 ,它的存在、变迁和发展都有自己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 ,其结构功能是该时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社会结构的层面分析 ,中国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组合的结构性时代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影响全局的、具有革命性的时代 ,它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必然产物。同时 ,随着这一时代结构的转换、优化和升级 ,必然会把中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
2003年06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金发
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 ,是相对于他们的西方社会理论而言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 ,西方理论是东方理论的源头。因此 ,只有搞清楚什么是西方理论 ,才能真正搞清楚什么是东方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理论和西方理论一样 ,在本质上都是社会革命与发展道路的理论。它们不同之处在于 ,西方理论揭示的是“同时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而东方理论所揭示的则是落后国家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理论。二者的交汇点是发展道路 ,即东方落后国家能否跨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问题
2003年06期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黄陵东
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是古典社会学发展时期社会学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探索 ,是西方社会转型期的产物 ,对西方当时及其后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产生过积极影响。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也具有一定启示。本文拟对这一理论及其本土启示作粗略疏理和研究。
2003年06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0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陈明添
传统公司法的基本理念是 ,公司是为了实现股东的利益而存在的营利组织。但公司社会责任却认为 ,公司不能仅仅以为股东谋求营利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 ,而应当负有维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义务。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客户、债权人、社区等。我国应对公司社会责任立法普遍化的主张抱持谨慎态度 ,法律仍应坚持公司营利性的根本宗旨
2003年06期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1 ] |[阅读次数:0 ] - 陈祥健
在我国《民法典》制定过程中 ,学术界对担保物权的立法定位问题存在着较大争议。笔者认为 ,在立法定位问题上 ,从晚近学者的研究看 ,“物权说”已成为一种通说 ,并被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所采纳 ,我们对此应给予更多尊重 ;同时 ,将之定性为物权并纳入物权法中加以规定 ,更符合该项权利的本质特征 ,更有利于我们把握担保物权与其他债权担保方式之间的区别 ,也更符合大陆法系大多数国家担保物权的立法实践
2003年06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真
本文着眼于我国涉外民商事合同中仲裁条款效力问题 ,运用民法与国际私法之相关理论知识 ,顺应国际上对仲裁友好、支持的潮流趋势 ,根据仲裁条款独立性原则 ,针对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合同自始无效、合同不存在等数种情况下的仲裁条款效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以期对本领域之理论研究的发展有所推动。
2003年06期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邹兴明
历史是由注释组成的。每一个注释都是历史片断的回放和缩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历史注释中得到体现和说明。人们在注释历史 ,历史也在注释人们。人们注释历史是对历史的雕刻和理解 ,历史注释人们是对人们的铭记和评价。每一部个体人生史在历史中表现为大小不同的历史注释。
2003年06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金林
人被资本与技术肢解完毕 ,这乃是当下之最大困境。对唯物史观来说 ,苏东剧变可能恰恰预示着一种新的历史机缘 ,因为它对事物的理解是在历史存在的境界中展开的。资本批判的必要性在此之后反而更加突出。海德格尔致力于技术批判 ,这使他有理由要求终结形而上学论证性思维。技术批判构成了与资本批判相呼应的一种新维度 ,其共同关切在于 :人如何走出自己挖掘的“理性至上”的陷阱 ?在“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 ,马克思要求消灭“现状” ,海氏则宁愿保持一定的张力 ,停留于“之间”。资本批判与技术批判都达到了历史生存论的境域 ,因而在彰显历史存在的命脉之际 ,敲响了资本—技术主义的丧钟。
2003年06期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寇鹏程
有人认为中国美学的思维取向是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而本文在对中国美学进行分析后认为 ,中国的审美思维里一直有着一种自觉的主客之间的二元区分 ,只是这种二元区分不是西方式的二元对立、二元分裂 ,而是区分后又极力寻求二者之间的合一。这种思维方式使中国美学精神具有极大的丰富性。
2003年06期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新
本文旨在说明自1970年以来至今 ,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进展、热点问题、研究难点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全文从历史学目的、历史表现、历史真实、历史审美、历史记忆和世界历史观念六个方面展开分析 ,着重论述它们在历史哲学总体中所处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还指出 ,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经过分析、批判历史哲学的认识论研究高潮之后 ,思辨历史哲学复兴的理论准备已经就绪 ,重构世界历史的实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开始 ,这正是朝向一种真正的历史哲学的努力。
2003年06期 11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邓宝剑
本文旨在从先秦文化典籍《周易》那里探求中国书法的本体论渊源 ,看《易》道在哪些方面启示着中国书法的审美品格。首先 ,《易传》强调易道周盈天地 ,而中国书论所一贯强调的也正是尊崇天地、妙合自然的原道观念。从《易传》中的“乾坤其易之门”到书法理论中的“书肇于自然”,正是易道向书法艺术领域的贯注与延伸。其次 ,《易》对书法的启示还在于境界之学的内在品质。重视自然形象与人格境界的统一 ,人道与天道的统一 ,使得易学自《易传》始成为真正的境界之学。而书学同样是在人的情感境界上实现着从“肇于自然”向“造乎自然”的转换和提升。再次 ,易学中“立象尽意”的理论也启示着中国书法重意趣、重精神的审美品格。
2003年06期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孝迁
清季汉译西洋史教科书是中国近代史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末为解决学堂教科书剧缺矛盾 ,翻译了大量西洋史教科书 ,这些教科书不仅对当时学堂的历史教育 ,对改造普通中国人的“世界”观 ,而且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初年的新史学思潮 ,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语境中 ,汉译西洋史教科书还具有“救亡”的资鉴意义 ,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色彩。
2003年06期 130-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邓达宏
本文在阐明华侨谱牒的档案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 ,着重从档案功能的角度阐述了华侨谱牒对侨史研究的历史凭证价值及文化传媒价值 ,提出 ,在现代文明社会里要加强华侨华人档案的立法建设 ,更好地开发、利用华侨人文档案信息资源
2003年06期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忠武
近百年来学术界对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这一“李约瑟难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研究 ,但对于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社会科学这一相关问题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研究后一个问题的重要性可能远超过了纯粹的“李约瑟难题” ,当前极有必要将该问题的研究延展到社会科学领域。本文认为 ,近代社会科学没有在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和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的中国产生是有着深刻的内在必然性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是 :封建社会形态长期延续 ;社会科学主体的人格缺陷 ;社会科学学科地位的不独立 ;社会科学方法的落后与客体的未充分分化 ;科学教育的欠缺以及社会环境的不适应。
2003年06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彪
在台湾的佛教历史上 ,早期荷兰、西班牙占领期间 ,其信仰领域主要充斥着混合的“泛灵信仰”,谈不上典型佛教的特色。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这时大量中国南方汉人的迁入 ,带有浓厚福建闽南色彩的佛教也随之进入台湾 ,但那时期的佛教性格仍然带有三教(儒、释、道)混合色彩 ,并在相当成份上与民俗信仰相混杂 ,一般也还看不出非常专门的佛教思想。1895年满清战败 ,割台湾给日本 ,从此台湾佛教随着民族命运的变化 ,多了一种殖民政策下的“日化佛教”影响。战后的台湾 ,佛教也随之回归祖国 ,尤其是国民党败逃台湾时带去了不少不乏德学俱优的僧侣 ,这为台湾佛教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事实上在台湾“解严”之后 ,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也随着其作为台湾的最大宗教派别的地位不断得到突显 ,台湾佛教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全球佛教所面临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一些新思想、新思维 ,有别于传统的新体制、新风格、新组织、新活动正在层出不穷地涌现。
2003年06期 15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艳
本文概述和评论大陆学术界近50年来 ,特别是近20年关于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研究状况。作者指出 ,近20年来的研究虽较以往颇有起色 ,不过 ,学术规范仍需加强 ;部分论著未曾突破政治领袖所预设的思想框架 ,影响创新 ;静态分析多 ,动态考察少 ;除了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环境与个人心态等变量外 ,思想载体的群体研究力度亦需加强。当革命群体的整体思想水准与精神风貌以及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一齐纳入学术视野时 ,对领袖的孤立或神化就能控制在最低限度
2003年06期 159-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9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2003年06期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