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厚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 ,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观指导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中蕴含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观 ,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文化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成为新世纪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针。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再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生动展现了20世纪中国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光辉历程
2002年05期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振明2002年05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振明;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 ,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或政府再造热潮(“新公共管理”或“企业化政府”运动) ,采取了某些共同的或相似的战略和战术。本文考察西方政府改革或政府再造运动中所采取的基本的战略和战术 ,全文分为四部分 :(1)西方政府再造运动概观 ;(2)西万政府再造的一般战略 ;(3)西方政府再造的主要战术(工具) ;(4)西方政府改革的战略和战术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作者认为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及其战略与战术对于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西方政府再造的经验 ,组织重建仅仅是政府改革的—个方面 ,必须辅之以流程再造、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更新。因此 ,在转轨时期以及加入WTO的背景下 ,必须重视改革的系统配套 ,将组织重建、职能转变、流程再造和管理方式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方位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2002年05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9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2 ] |[阅读次数:0 ] - 蔡全胜;
治理理论是认识相互依存时代公共管理最新发展的理论范式。这一理论认为 ,公共管理是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等公共行动者进行合作的网络管理 ,包括公共行动体系、学习型组织、合作型文化和新战略国家等主要内容。它的勃兴是全球化、福利国家危机和反思新公共管理运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这一门尚处发展中的新兴理论 ,人们的反应不一 ,褒贬各异
2002年05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陈琤
1997年上台的英国新工党政府一直致力于新一轮的行政改革。本文探讨新工党政府在政策制定、信息技术开发、责任机制重建、公共服务和公务员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努力 ,考察英国的行政改革由“竞争政府”向“合作政府”转变的发展轨迹以及朝“整体政府”迈进的改革方向 ,并指出这种发展轨迹对于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2002年05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8 ] |[阅读次数:0 ] - 李瑞昌;
“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措施导致其面临合法性与公共性危机 ,危机的背后暗含着管理主义与法治主义的冲突 ;同时也反映了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两个学科自身面临着的危机。由于各国历史和政治制度的差异 ,使危机暂时仍处于可控的范围 ,但是它已给世界性政府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向度。
2002年05期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雷志宇;
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 ,“新公共管理”引来了众多批评。批评者认为 ,“新公共管理”模式不仅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而且其在改革过程中还凸显出大量的冲突与矛盾 ,这些冲突与矛盾在某种程度可以看作是“新公共管理”的另一种缺陷表述。对这些冲突与矛盾进行具体分析 ,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场遍及全球的政府改革运动 ,对我国现阶段的政府改革具有借鉴与启发意义
2002年05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黄克剑2002年05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克剑
哲学的运思不是冰冷的数理筹算 ,它的迂远而拙真的寻问自始就燃烧着人生终极眷注的热情。心灵的价值祈向是“形而下”欲求超越至“形而上”关切的真实契机 ,哲学家们由此创构的形而上学可恰当地称之为“价值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先后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胡塞尔这里形成三个不可替代的运思枢纽 ,这三个运思枢纽也是“价值形而上学”的三种典型形态。它们分别在西方“轴心时代”、近代和现代的出现 ,使西方哲学之思的赫拉克利特之河呈某种节奏有致的律动
2002年05期 5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克剑2002年05期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广生2002年05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勤
近年来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东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国入世后 ,它将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实施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 ,双边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2002年05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元惠萍,陈浪南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海峡两岸金融一体化的模式。文章首先阐明金融一体化概念 ,接着介绍两岸金融开放的现行政策和两岸金融交流的现状 ,并进行两岸金融短期到中期交流与合作的展望。然后 ,更为一般化地探讨了金融开放过程中的一般方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落实到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具体的步骤上 ,目前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起两岸金融交流渠道和两岸金融基础设施。同时 ,分析了海峡两共同市场的特性———较欧洲共同市场更具流动性、也更具经济一体化的本质特征 ,以及分析人民币与新台币从目前间接通汇到将来两岸货币一体化的必然性和发展历程 ,并指出两岸货币区较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为更优的货币区。最后 ,两岸货币一体化带来两岸金融市场与金融业各种形式的差别的彻底消失 ,从而实现两岸金融一体化
2002年05期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朱峰,曾五一
本文从实证角度对1997—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控股权交易溢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显示 :在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 ,控股权交易的平均溢价水平与一般股权的平均溢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股权交易主导因素、股权流动性与结构对控股权的溢价水平产生影响 ,由政府主导的控股权交易溢价水平通常小于市场主导的溢价水平 ;而上市公司控股权交易的溢价水平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总股本规模大小和交易比重的高低呈反比 ;此外 ,流通股市价、盈利水平和区域因素对控股权溢价的影响作用未得到实证分析的证实
2002年05期 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8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3 ] |[阅读次数:0 ] - 张浩
本文首先反思了前苏联“激进式”改革的经验 ,提出我国目前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所面临的真正的风险是会产生国有“四大”银行的寡头垄断 ,而未必是利率的大幅上升。最后本文建议借鉴我国“双轨制”价格改革的经验 ,对贷款利率的放开也采取“双轨制” ,争取经过一定时期实现了“体制外增长”后再并轨。
2002年05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泉文,宋培林
经营型人力资本具有稀缺性、异质性、难以度量性等特征 ;经营型人力资本的价值是在特殊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 ,通过学习劳动创造而形成的
2002年05期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严正
本文认为冒险精神、宽忍失败、能者至上、鼓励竞争、勤奋工作、宽容“背叛”、善于合作、热衷创业、追求卓越、重视回报是硅谷文化的主要内容 ;政府制定法规 ,创造环境 ,提供服务 ,以政府采购和科研资助支持高科技企业 ,在硅谷的腾飞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风险投资和退出机制是硅谷成长的推动力。
2002年05期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吴亚平
环境法是建基于对自然属性的判断之上。自然的属性不仅局限于经济性 ,而应是经济性、生态性、精神性的综合。环境法的理念之根在于自然的三种属性 ;环境法的理念之具体表现在于九个范畴 :节制 ,持续 ,公平 ,生命 ,和谐 ,朴质 ,精神 ,仁爱 ,情性。正是有了对自然属性的新观念 ,才使得环境法呈现出不同于民法等其他法的气质 ,并且 ,环境法中出现了“伦理回归”的洪流
2002年05期 115-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祥健
从物权法视角看 ,在农地权利物权化过程中 ,继续使用深具债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名称 ,不仅不科学 ,而且还会给物权体系的协调性造成损害 ,从而妨碍有中国特色的物权体系的创设。为此 ,应当创设新型的农地物权名称。
2002年05期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卓翔
全球互联网以势不可挡之势给大众提供极端快捷和无比便利 ,但网络犯罪率同时飙升。鉴于网络犯罪已经严重威胁因特网的生存与发展 ,如何预防及治理网络犯罪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以当前网络失序现象为导向 ,运用现代犯罪学的视角 ,针对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现象提出应对的方案及策略 ,以犯罪综合治理的刑事政策经验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犯罪防控模式 ,打造一个“厚德载法、德行天下”的文明、健康、净化的现代网络空间。并不无忧虑地提出对网络恐怖主义的警戒 ,以期抛砖引玉。
2002年05期 1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翁贺凯
本文以尚书之今文周书为主要思想资料 ,以周公为中心 ,探讨殷末周初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作者从“革命”与“保命”这两个角度 ,阐发了周初天命可监的“民主”“革命”思想和明德慎罚的保民保命思想 ;并试图从殷周之际中国政治社会演进的角度出发 ,辨析这种“以天为宗 ,以德为本”的思想的根源与实质。
2002年05期 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康之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作为一门职业伦理学而出现的。但是 ,与传统的所有职业伦理学不同 ,它的学科基础不是社会分工 ,而是社会分群。这一点决定了公共管理伦理学的研究是一项全新的创造性工作。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方式 ,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基本的社会关系中的新质因素都会聚集到这个领域中来 ,而公共管理伦理关系更是一种全新的伦理关系 ,而且会在公共管理活动中转化为一系列新的规范。公共管理伦理学的任务正是要研究公共管理的新型伦理关系 ,探讨伦理关系向道德规范转化的规律和机制。由于研究对象的时代性 ,决定了公共管理伦理学也是一门全新的学科
2002年05期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林君桓
本文从人的非专门化适应方式入手 ,探讨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 ,指出未来艺术一方面将与人的生命活动更直接地融合在一起 ,同时艺术中的技能技艺及它所开拓的想象力空间将向更加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它将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人类非专门化的适应能力。
2002年05期 152-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施祖毓2002年05期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翘2002年05期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