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访问量:665412
日访问量:56

  •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对巴黎公社原则的坚持和发展——纪念巴黎公社诞辰120周年

    高伯文

    <正> 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用革命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伟大创举。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认为,最重要的是:“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重要的结论,也就是公社著名的革命原则,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紧密联系的内容: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以暴力打碎、摧毁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二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之后,必须用巴黎公社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去代替它。

    1991年02期 2-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的质与量的分析

    林晨峰

    <正> 任何历史形态的民主,都是具体的质与量的对立统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的理解,也可以从质与量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民主的质是指民主的内在规定性,这是由民主赖以存在的社会主体(即属于哪个社会集团的)和民主赖以建立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它是确立民主类型的内在根据。民主的量是指民主的外在规定性,即民主存在和发展

    1991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建沿海地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若干问题的探讨

    张瑞尧,翁星鸥

    <正> 一、福建省近几年计划经济、市场调节的演变及趋势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福建省无论在经济管理的制度还是在生产方式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央确定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及广东、福建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区后,福建市场调节的比重急剧增加,计划管理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经济的范围和比重逐渐缩小 从计划经济的范围来着,福建省于1980年取消了农业生产指令性指标;1982年逐渐取消

    1991年02期 11-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财政宏观调控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邱华炳,陈工

    <正> 财政宏观调控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过去十年的财政体制改革,诸如“减税让利”、“分灶吃饭”、“财政大包干”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微观经济的搞活。但是,建立一个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调节自如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却步履维艰,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健全和完善这一调控体系,发挥其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功能,本文对我国财政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991年02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政府组织市场功能

    连美虹

    <正>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新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以市场的发育为前提,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问题是,如何加速市场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中国市场的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体制改革的进程。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宏观经济的管理者既有必要也有能力介入市场的生成过程,发挥培育、引导和组织市场的功能。

    1991年02期 21-2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外合资企业的外方技术投资

    郭俊胜

    <正> 一、国际上对合资企业的技术入股问题颇有争议 技术主要包括工业产权、专有技术(know-how)、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技术咨询、顾问和服务等技术知识,或称技术“软件”,其客体是特殊的无形财产及其权力,往往是随附机器设备等技术硬件而一同投入的。因此,它不象其他出资形式如现金、设备、建筑物、土地等具有固定形态和

    1991年02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整顿物资流通秩序 规范物资市场运行

    曹遗生,陈武明

    <正> 在物资流通领域植入市场机制,开放生产资料市场,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要求。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管理,使市场在计划指导下有序运行,是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正常发挥、进而合理配置市场化物资的前提。因而,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建立高效、通畅、可调控的生产资料市场体系。首先就必须致力于开放搞活与管住管好生产资料市场。

    1991年02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开办义务兵养老保险稳定部队加强国防建设

    沈耀胜,叶崇真

    <正> 我省的义务兵养老保险工作,从去年春季结合征兵工作在我省试办以来,发展很快,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到目前止,全省已有数万名现役军人参加了这一保险。许多现役军人纷纷写信回家,敦促家人为自己投保义务兵养老保险,不少已退伍的义务兵,以及城市籍的义务兵,也积极要求参加义务兵养老保险。 《福建省义务兵养老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参加这一保险的义务兵,只需将当年的优抚金作为保险金,一次性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不用义务兵自己掏腰包。参加义务兵养老保险

    1991年02期 3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批判——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陈铁民

    <正>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的重要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从怀疑转向批判,标志着马克思在世界观上同黑格尔决裂,它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历程中的一块重要路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在赫尔纳茨时期研究、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伟大成果,那么,为什么马克思在此时期确定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呢?这是为了解决《莱茵报》时期现实所提出的问题。

    1991年02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9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三教”统筹是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然

    黄宇

    <正> 有人说,农村“三教”(即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统筹之后,会把农村教育搞得“四不象”,削弱农村教育的社会功能与育人功能。对此观点,本人不敢苟同。我认为“三教”统筹是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然。 一、农村“三教”各具自身任务,统结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现实的要求。

    1991年02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建古代地方文学鸟瞰

    陈庆元

    <正> 研究福建古代地方文学,首先要为“福建”正名。“福建”之名,自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设立“福建经略使”始,而元至正十六年(1356)才设立“福建省”。至于福建历史上相当于省级机构的首次建立,还可以上溯到南朝陈永定(557—559)年间设立的“闽州”。前此,现在福建的区域或属扬州,或属江州,或属东扬州。尽管如此,大致在现在福建这个区域内,那时也有独特的名称,它或称“七闽”,或称“闽中”,或称“闽越国”,或称“建安”,或“建安”、“晋安”并称,等。因此,本文所论述的福建古代地方文学,大

    1991年02期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聊斋志异》稿本青本和铸本之关系

    王子宽

    <正> 《聊斋志异》众多版本中,除现存半部手稿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铸雪斋抄本(简称铸本)和青柯亭刻本(简称青本)。比较三者远近亲疏关系,洵为聊斋版本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聊斋研究界多认为铸本更接近手稿,笔者则以为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如手稿者即指现存这半部手稿,那么,情况恰与人们通常认为的相反,与现存手稿关系更密切的当是青本,而非铸本。

    1991年02期 51-5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代前期官员俸料钱支出计划形态的演变及其影响

    陈明光

    <正> 唐人崔沔在一份奏状中说:“养贤之禄,国用尤先”,一语道出了官员俸禄支出在唐朝财政计划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唐前期官员俸禄构成计有禄米(一年分两次支领)、俸料钱(逐月领取,又称月俸)和经营职田的受益(一般是出佃收租)三项。不过,根据现代财政学的概念,我们还应该进而把这三者在唐朝财政分配活动中的计划形态,区分为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收支两种类型来加以认识。一方面,唐朝有计划地将通过预算内收入(在前期有租庸调、地税、户税和资课四项)所征集的那部份钱物进行再分配,就形成了预

    1991年02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明清时期的畬族社会

    郑镛

    <正> 畲族是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人口约为23万,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和安徽5个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其中以福建为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一半左右。他们的居住形式基本上是大散小聚,大都在一定范围内与汉族杂居一地。因此,同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来有着密切的联系。

    1991年02期 62-6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私营经济必须坚持发展与加强管理并重

    陈永志

    <正> 自私营经济在中国大陆重新出现以来,如何对待它的发展,社会上出现过两种倾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些人只注意到私营经济存在的积极作用,强调大力促进它的生长,扶持它的发展,而忽略了对它的管理与引导,结果出现了不少问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目前治理整顿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过程中,有些人又过于看重私营经济存在的弊端,把发展私营经济同搞私有化混同起来,主张扼制它的发展,甚至取消它的存在。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正确对待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与发展问题。

    1991年02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台湾产业空洞化问题及其经济影响

    李鸿阶

    <正> 近年来,随着对外投资的发展,台湾经济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渐由高速增长转向景气温和下降,由此引起了岛内上下对产业空洞化问题的极大关注。所谓产业空洞化,主要是指由于对外投资增加,促成岛内的生产、投资和就业趋于减少。产业空洞化的产生,主要由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流动的非合理化,促成服务业超前发展,岛内主要产业通过对外投资大量外移,使制造业地位和作用相对消弱,产品生产的重要性与市场竞争力日益降低,整体经济也因物质基础的“匮乏”呈弱化增长的状态。

    1991年02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琅与台湾的妈祖信仰

    李天锡

    <正> 施琅(1621—1696年),宇尊候,号琢公,福建省晋江县龙湖乡衙口村人。早年随黄道周起兵反清,后任郑成功部下左先锋镇。清顺治八年(1651)因父弟被杀,叛郑投清,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封靖海候,太子少保。康熙二十二年(1683),他率军三万,专征台湾,打败了郑氏政权,结束了海

    1991年02期 76-7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宁化石碧客家研究的意义

    陈国强,周立方

    <正> 在闽赣交界武夷山东麓的宁化县,有个石碧村,距县城西部25公里,现属禾口乡的一个行政村。这里原是一片较开阔的盆地,森林茂密,宛如一堵绿色屏障,故在唐以前称为“玉屏”,唐代中期改名“石壁”,意为虽屡遭外犯,但却是“吃不下,嚼不烂”,宛如一道攻不下的石壁;后来又谐音改写为石壁、石碧。石碧在古代是由赣入闽的重要

    1991年02期 79-8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